中新网上饶9月18日电 (熊锦阳 刘存文)9月18日,晨曦微露,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塘边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设计师’——‘90后’村级后备干部刘欢。他挎着工具包,带着精心绘制的图纸,穿梭在村巷之间,为村民们提供专业的房屋改造建议。
刘欢,一位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大学生村干部,将课堂所学巧妙地运用到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挨家挨户地敲门,耐心地为村民规划厨房布局,讲解危房改造方案。‘以前总觉得学的知识和农村没关系,回来后才发现乡村才是最需要设计、最值得改造的地方。’刘欢笑着说。他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访了全村一百多户家庭,为六十余户村民提供了房屋改造、庭院微更新和闲置空间活化方案,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村里的设计师’。
在刘欢的精心设计下,塘边村的一批老屋焕发了新生。它们既保留了赣东北传统民居的风貌,又融入了适老宜居、整洁明亮的现代元素。刘欢还积极带动村民开展‘一户一景’微改造,谋划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让老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刘欢的故事,只是万年县‘青年返乡·专业兴村’计划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万年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聚焦现实需求,着力从返乡大学生、技术能手、文艺工作者等群体中挖掘培育‘村级后备骨干’,构建‘青创人才库’,实施‘一专一村、一才一策’的培养模式,让回归的年轻人真正‘学有所用、才尽其用’。
‘乡村振兴不是喊出来的,是靠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件件实在的事做出来的。’万年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以来,万年县已成功回引150名青年返乡入乡,他们覆盖了规划设计、农业技术、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十余个专业领域。其中,四成青年已进入村‘两委’班子或担任村级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事业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了进一步强化‘人’与‘业’的匹配,万年县还推出了‘乡村青创营’‘专家带徒’‘周末工程师’等创新机制,开展民宿经营、传统建筑修复、乡村文创等专题培训三十余场,推动专业人才真正‘落地生根、发光发热’。
从‘一个人’的专业到‘一群人’的实践,万年县通过机制创新与真情服务,让更多‘懂农村、爱农村、善服务’的年轻人留在乡村、干在乡村,成为家乡建设的‘兴村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