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联大142票通过《纽约宣言》,中国支持解散哈马斯,中东格局生变

时间:2025-09-19 19:55:53 来源:老谢谈史 作者:老谢谈史

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42票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纽约宣言》,明确要求解除哈马斯武装并推动巴以两国方案实施。这一决议不仅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哈马斯组织的全面施压,更凸显了中国在中东事务中从调停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角色转变。

中国投下赞成票的深层意义:国际社会对哈马斯的最后通牒



此次表决中,中国首次明确支持解除哈马斯武装,这一立场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保持中立调停角色,但此次通过支持《纽约宣言》,实质上将哈马斯排除在和平进程之外。国际观察家指出,这相当于向哈马斯发出"政治死刑令",标志着该组织已失去通过国际斡旋获取合法性的最后机会。

《纽约宣言》三重致命打击:哈马斯的生存空间全面收缩



这份由法国、沙特牵头,16国联合起草的宣言包含三项核心要求:其一,承认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的巴勒斯坦国;其二,解除哈马斯全部武装力量,由法塔赫主导建立过渡政府;其三,立即停火并启动加沙重建计划。这三项要求直指哈马斯命门,尤其是武装解除条款,相当于要求其"缴械投降"。

盟友体系崩塌:哈马斯的国际支持网络全面瓦解



更严峻的是,哈马斯传统盟友体系出现根本性转变。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公开谴责其"恐怖组织"属性,切断资金援助与政治庇护。伊朗虽维持口头支持,但受制于国内经济危机,武器输送量锐减80%。真主党因黎巴嫩国内危机自顾不暇,哈马斯已陷入"国际孤立"的绝境。

以色列军事打击同步升级:双重绞杀下的生存危机



在联合国表决前三天,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卡塔尔总部发动精准打击,造成5名高层死亡,摧毁80%地下隧道网络。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宣称"哈马斯是和平最大障碍",拒绝任何停火谈判。这种政治封杀与军事清除的双重策略,使哈马斯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中国战略转型:从斡旋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升级



中国此次立场转变具有战略深意。2024年曾邀请哈马斯代表访华推动内部和解,但面对其持续激化冲突的行径,2025年果断转向支持《纽约宣言》。这种转变反映中国中东政策的重大调整:不再容忍"暴力优先"的旧逻辑,转而推动"有序、合法、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这一转变既服务于"一带一路"能源安全需求,也强化了中国在"全球南方"的话语权。

哈马斯沉浮史:从抵抗英雄到政治弃儿的蜕变



回溯哈马斯发展历程,其命运转折充满讽刺。1987年成立初期,通过慈善救济、草根组织赢得民心,但2006年执政后迅速腐败,与法塔赫的内斗导致巴勒斯坦分裂。当前加沙局势更使其信誉崩塌:战争造成7万人死亡(含2万儿童),90%居民流离失所,而哈马斯被曝私吞人道援助的丑闻,使其支持率从60%暴跌至不足30%。

后哈马斯时代的中东挑战:制度建设重于军事胜利



尽管《纽约宣言》通过,但中东和平仍面临三大考验:若哈马斯拒绝解散,可能转入地下引发低强度冲突;若被清除,法塔赫能否整合巴勒斯坦各派系存疑;以色列是否借机扩大定居点建设更添变数。真正的和平需要建立多边协商机制与可持续治理体系,这要求国际社会超越军事解决方案,投入制度建设。

中东已进入"后哈马斯时代",但和平之路依然漫长。中国从规则参与者向制定者的转变,既反映了全球权力格局的变化,也为解决地区冲突提供了新思路。这场变革的最终成效,将取决于国际社会能否构建包容性的政治框架,而非简单消灭某个组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