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西贝‘预制菜’争议后,6道无法预制的招牌菜引热议

时间:2025-09-19 21:02:09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近日,餐饮行业关于‘预制菜’的讨论持续发酵,而西贝莜面村因部分菜品采用预制工艺引发的争议尚未平息,其菜单上却有6道‘根本预制不了’的现做菜品意外走红,成为食客热议的焦点。

争议中的品质坚守:现做现炒成核心竞争力

在西贝的菜单中,黄米凉糕、蒙古牛大骨、西贝面筋、葱香烤鱼、酸菜炒莜面、蘑菇汤莜面鱼鱼6道菜品因制作工艺复杂、需现做现炒,被网友戏称为‘预制菜绝缘体’。这些菜品不仅需要厨师现场操作,更依赖对火候、调味的精准把控,成为西贝区别于其他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西贝现做菜品展示

以‘蒙古牛大骨’为例,这道菜需选用内蒙古草原散养牛的带骨肉,经12小时低温慢煮后,再由厨师现场拆骨、切块、浇汁,整个过程无法通过预制实现。而‘黄米凉糕’则需将黄米与糯米分层蒸制,再手工切块摆盘,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口感。

消费者态度转变:从质疑到认可

‘预制菜’风波初期,部分消费者对西贝提出质疑,认为其‘现做’标签与实际不符。但随着6道现做菜品的曝光,舆论逐渐转向认可。有食客评论:‘这些菜必须现做才好吃,预制根本出不了那个味儿。’更有网友整理出‘西贝现做菜品清单’,呼吁大家‘点菜时认准这些’。

行业分析师指出,西贝此举既回应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担忧,也强化了其‘现做现炒’的品牌定位。在快餐化、预制化趋势下,坚持现做工艺的餐厅反而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餐饮业未来:预制与现做的平衡之道

此次风波也引发行业对‘预制菜’边界的讨论。中国烹饪协会专家表示,预制菜本身是餐饮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同质化。而西贝的案例证明,‘核心菜品现做+部分菜品预制’的混合模式,或成为未来餐饮企业的主流选择。

目前,西贝已在其官方渠道标注‘现做菜品’标识,并推出‘现做明档厨房’,让消费者直观看到制作过程。这种透明化的运营策略,不仅化解了争议,更提升了品牌信任度。

从‘预制菜’争议到‘现做菜品’走红,西贝的这场风波或许为餐饮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效率与品质之间,消费者最终选择的,永远是那份‘看得见的用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