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歼20与歼16近距离掠过:震撼感受与重型战机技术解析

时间:2025-09-20 12:14:48 来源:利刃号 作者:利刃号

当歼20和歼16这两款中国空军的王牌战机,在你面前几十米的地方滑过时,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答案或许只有一个字:大!是的,那种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只有真正站在它们面前时才能体会。

回溯历史,当年中国引进苏-27时,空军将领们围着这架双发重型战机,不禁开起了玩笑:“这么大的飞机,能塞进一个班吧?”毕竟,那时中国空军的主力还是歼-7这种单发轻型战机,最大起飞重量才8.5吨,甚至还没有苏-27的内油重。这种对比,让人深刻感受到重型战机与轻型战机之间的巨大差异。


那么,造重型战斗机到底有多难?打个比方,就像让姚明像乔丹一样灵活。别看姚明只比乔丹高了20多公分,但好多动作都做不了,转身速度慢半拍,带球突破更是不可能。这是因为,体积大一倍,结构强度就得大8倍,否则骨头就得散架子。同样的道理,战斗机也是如此。重型战斗机想要达到轻型战斗机一样的结构强度,还要严格控制结构重量,就必须使用更多的钛合金和复合材料,以及更先进的工艺。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造出的飞机就只能是战斗轰炸机或者截击机,体型很大,但不能做高G机动。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能造重型战斗机的国家,一只手就能数出来:美俄中法。


具体来看,美国的F-15和F-22从来没有为结构强度发过愁;苏联的苏-27就因为结构强度不足,经历过多轮补强,直到苏-35才完全解决;法国的幻影4000结构强度没有问题,那是因为三角翼天生结构强度占便宜;而中国,则是第四个自行设计制造出重型战斗机的国家。直到2011年歼20首飞后,中国才真正具备了这一能力。


话说回来,当歼20在面前滑过时,那种冲击力真的比歼16强太多了。因为它不仅是大,而且敦实,表面工艺又丝滑,再加上科幻的鸭翼和全动尾翼,真的是给人一种银河战舰的感觉。这种震撼,或许只有真正站在它们面前时,才能深刻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