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研究生图书馆挠个痒,竟被指性骚扰!保研、留学机会全泡汤,爷爷气绝离世,两年后法院宣判反转,学校连夜纠错。这场误会,为何让两个年轻人的人生天翻地覆?
2023年夏天,武汉大学图书馆内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动作,意外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法学院的肖同学因湿疹复发,隔着裤子挠了挠大腿。对面的杨某媛却将这一幕认定为“性骚扰”,并迅速将事件推向公众视野。
杨某媛开始四处搜集证据,撰写网帖、发布视频,将事件不断放大。面对外界的关注,学校显得措手不及,未进行充分调查便在三个月后决定对肖同学记过处分。
然而,这份处分如同一枚沉重的印章,迅速改变了肖同学的生活轨迹。保研资格被取消,联系好的留学机会也化为泡影,精神状态急剧恶化,最终确诊为急性应激障碍。更令人痛心的是,他的爷爷因无法忍受网上的谩骂,病情加重不幸离世。
舆论未等真相浮出水面,便已先行对肖同学“判了死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生,却在短短几周内被描绘成施暴者,言语暴力如潮水般包围着他。一个误会,几乎让他家破人亡。
今年7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判定挠痒动作不构成性骚扰,驳回了杨某媛的请求。她不服判决,再次上诉。9月17日,二审维持原判。裁定一出,悬了两年多的心终于放下。
按理说,事情至此已水落石出,但杨某媛的表现却更让人疑惑。败诉后,她在网络上连续发布了几条动态,一会儿说要恢复正常生活,一会儿又说不想再回应。表面看似释怀,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不甘。
网友顺藤摸瓜发现,她的IP显示在甘肃老家,而她去年对外宣称已经拿到香港浸会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可如今已是9月,她仍未赴港,读博计划也变得扑朔迷离。
再看肖同学,虽然洗清了嫌疑,却依旧难以轻松。处分记录仍在,学业延误,名誉受损,未来几年的道路都因此被打乱。
网友们纷纷质疑:既然法院认定没有性骚扰,那么武大当初的处分还算不算数?不少人呼吁学校撤销处理,给学生一个交代。这不仅仅是挽回一个人的前途,也是对学校公信力的拷问。
果然,最新的通报来了。9月20日,武汉大学正式宣布撤销对肖同学的处分,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党委学工部、两个学院的负责人因处置不当受到了警告或约谈。
同时,杨某媛的硕士论文也被拉出来复查。结果虽未触及学术造假的红线,但上百个不规范之处让导师和学院的审核环节难辞其咎。她的导师被暂停招生两年,学院管理层被责令整改。
这一连串的动作,既是纠错,也是补漏洞。回头看,那时若有更多冷静与耐心,或许完全不会走到如今僵局。罗生门式的网战,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意味着毁灭打击,而管理方的失守,往往比个体错误更可怕。
有人感叹,这起事件像一面镜子,把校园管理、学术规范、舆论操弄都照了个遍。也有人说,这场官司过程虽漫长,但好在结果让人信服,否则真是清白无处诉。
武大“图书馆事件”终于画上句号,可余波显然不会很快消散。肖同学要重新拾起生活,需要时间,也需要社会的善意。杨某媛则选择低调,未来走向如何,谁都不敢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