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对孟菲斯灰熊而言充满挑战。在季后赛中不敌俄克拉荷马城雷霆早早出局后,球队并未按外界预期进行小修小补,而是选择了“部分阵容大洗牌”——将德斯蒙德·贝恩交易至奥兰多魔术,明确以贾·莫兰特和小贾伦·杰克逊为核心重建的路线。
尽管莫兰特与杰克逊的组合潜力巨大,但仅靠现有阵容难以支撑长期竞争力。结合交易换来的球员质量,灰熊需引入另一位明星级球员,才能完成核心阵容的最终搭建。
为此,《体育画报》记者伊桑·赫顿提出一项6换1交易方案:灰熊从多伦多猛龙引进RJ·巴雷特,具体细节如下:
拟议交易详情
灰熊获得: RJ·巴雷特、2026年洛杉矶湖人队次轮选秀权
猛龙获得: 布兰登·克拉克、约翰·孔查尔、小文斯·威廉姆斯、2029年奥兰多魔术队首轮选秀权、2027年亚特兰大老鹰队次轮选秀权、2028年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次轮选秀权
从资产对等性看,这笔交易对双方均有理论价值,但选秀权的质量与球员潜力将成为关键变量。
猛龙为何可能接受交易?
猛龙目前拥有斯科蒂·巴恩斯、布兰登·英格拉姆、RJ·巴雷特、伊曼纽尔·奎克利等年轻核心,但薪资压力随英格拉姆加盟显著增加。若想在2025-26赛季后优化阵容,需先释放薪资空间。
巴雷特今夏多次卷入交易流言:英格拉姆的到来使其位置边缘化,若能通过交易清理其合同(剩余3年1.07亿美元),猛龙可获得补强筹码。据赫顿分析,这笔交易能为猛龙腾出670万美元薪资空间,对亟需灵活性的球队而言吸引力显著。
巴雷特如何提升灰熊竞争力?
从灰熊付出的代价看,引进巴雷特是积极操作。这位25岁后卫上赛季场均贡献21.1分、6.3篮板、5.4助攻,投篮命中率46.8%,三分命中率35.0%,得分能力略优于被交易的贝恩,且具备更强的持球组织属性。
巴雷特的价值在于“位置灵活性”与“进攻全能性”:他可担任二号持球手,缓解莫兰特缺阵时的阵容稳定性问题。此外,其打法与小贾伦·杰克逊兼容,有望形成内外线联动。
交易达成的核心矛盾
尽管交易对双方均有理论收益,但猛龙对回报的预期可能更高。灰熊提供的选秀权虽具吸引力,但克拉克外的球员资产(孔查尔、威廉姆斯)潜力有限,难以说服猛龙放弃巴雷特。
综合来看,这笔交易存在可行性,但灰熊需增加筹码(如更高价值选秀权或年轻新星)才能提升成功率。若维持当前方案,猛龙点头的概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