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中国所料。
日韩,这两个历史上积怨深重的邻国,在美国这只“幕后黑手”的强力撮合下,终究还是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但李在明刚承诺明年访问日本,高市早苗就祸从口出,韩国该做出选择了。

10月30日,李在明与高市早苗在韩国庆州的首次会晤,原本被外界猜测会是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交锋”。毕竟,高市早苗是日本政坛知名的右翼鹰派,常年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毫无妥协之意;而李在明在竞选期间,则以“反日”为旗号,誓言要清算历史旧账。然而,现实却上演了一出反转大戏。

李在明不仅主动表示希望明年能访问高市早苗的家乡奈良县,还破天荒地用“优秀且出色的政治家”来形容这位日本新首相,称两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想法”。这一突如其来的“表白”,让不少韩国民众感到困惑——要知道,没上台前,李在明还因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与日方闹得不可开交,怎么转眼就变了口气?但政治就是这样,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李在明在记者会上的一番话,道破了背后的逻辑:“我认为……高市首相作为个体政治家时的想法和行动,与她作为国家管理者所承担的总体责任时的想法和行动是不同的。”这话既是说给高市早苗听的,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潜台词就是“以前的恩怨先放放,现在得为国家利益低头”。

那么,是什么样的“国家利益”,能让这两个水火不容的国家突然“抱团取暖”?答案其实很简单:钱。更准确地说,是美国甩过来的“天价账单”。不久前,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逼迫日韩两国分别签署了一份堪称“丧权辱国”的贸易协议。韩国被要求在未来三年半内购买10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并追加3500亿美元投资美国的高科技和造船业,且这3500亿美元几乎全要求现金出资,数额比韩国过去五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总额还多,韩国媒体都担心这会重演1997年的金融危机。日本也没好到哪儿去,背上了向美国投资4500亿美元的沉重包袱。这加起来一万多亿美元的“保护费”,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得两国喘不过气来。

共同的“敌人”催生了临时的“盟友”。面对美国毫不留情的经济压榨,日韩领导人都明白,单打独斗只能被逐个击破,唯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多喘口气、多拿点谈判筹码。再加上日韩产业本来就互补,三星随即宣布投资300亿日元在日本横滨建研发中心,用实际行动为这场“合作”站台。

于是在庆州会谈上,两人默契地绕开了所有敏感话题。高市早苗说:“两国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因为是邻居,必须通过双方领导力妥善处理。”李在明则附和道:“政治不是战争,有问题就解决,有挑战就携手应对。”这番商业互吹下来,算是给日韩关系换了个新名头。为了让这场戏演得更真,高市早苗甚至在会谈现场特意给韩国国旗鞠躬,飞抵韩国时还向仪仗队低头致意,这波“示好”连韩媒都说是“罕见操作”。

可就在日韩忙着搭伙过日子的时候,高市早苗的一通操作差点让这场精心导演的大戏当场翻车。APEC峰会刚落幕,她就马不停蹄地接受美国媒体专访,估计是跟李在明谈得太顺让她飘了,又想在美国人面前装强硬,竟然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中国。更过分的是,她还趁着APEC会议的机会,偷偷见了中国台湾当局的“总统府资政”,不仅如此,还在10月31日和11月1日连着两天在社交媒体发会面照片和消息,高调炒作这事儿。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祸从口出”了,简直是主动往中国的红线上踩。

要知道,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更是中日关系碰不得的红线。更何况,日本当年长期殖民台湾,在这事儿上本来就有历史罪责,按理说更该谨言慎行。今年还是台湾光复80周年,高市早苗偏偏选在这时候搞事情,心思简直昭然若揭。中方这次是真的没客气,11月1日就通过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连着用了三个“严重”斥责她的行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严重违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严重对“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还提出了强烈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