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动态:腾讯与索尼法律战升级,《我的世界》销量再创新高
中国首家顾问式新媒体,为您带来最前沿的游戏行业资讯。

▎腾讯反击索尼抄袭指控,法律战升级
11月1日,据科技媒体Notebook Check报道,腾讯与索尼之间的游戏版权纠纷已进入全新阶段。腾讯于10月29日正式提交驳回动议,指出索尼的诉讼基于“尚未发生的行为”,因此该案件“不成熟”,不具备法律诉讼的充分条件。
今年7月,有媒体披露,腾讯即将推出的新游戏《荒野起源》(Light of Motiram)引发了索尼的强烈不满。索尼认为,该游戏从世界观设定、角色设计到音乐元素,均“抄袭”了其旗下知名IP《地平线》系列,因此决定对腾讯提起诉讼。
面对索尼的指控,腾讯迅速作出反击。9月,腾讯提交了驳回动议。然而,索尼并未就此罢休,于10月17日提交了一份长达35页的法律文件,猛烈回击腾讯的撤诉请求,称其辩护为“无稽之谈”,并指控腾讯试图通过“空壳游戏”(shell game)来规避侵权责任。
在腾讯最新提交的法律文件中,公司全面反驳了索尼的指控。腾讯明确声明,其员工或高管均未参加索尼提及的2024年3月提案会议,直指该诉讼“告错了对象”。
此前,腾讯曾辩护称,索尼试图对“游戏类型惯例进行不正当垄断”,并列举了《孤岛惊魂:原始杀戮》等相似主题但不同公司的游戏作为例证。然而,索尼对此并不买账,将腾讯的辩护斥为“无稽之谈”,并指责其通过子公司玩“障眼法”。

左为《荒野起源》角色,右为《地平线》角色Aloy
此次辩护的核心,在于解构索尼对《地平线》主角埃洛伊(Aloy)外观的商标权主张。腾讯方面认为,名气本身并不能创造商标,一个标志必须能作为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来源标识”才具备商标资格。腾讯承认玩家在游戏中能识别埃洛伊,但强调索尼未能证明埃洛伊的外观在游戏之外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商标。
为进一步强化论点,腾讯罕见地援引了迪士尼“米老鼠”的案例。腾讯辩称,一个角色在电影中是否可被识别,并不等于该角色改变外观后仍能作为单一商标。

事实上,迪士尼多年来已为各种不同外观的米老鼠申请注册了多个商标。腾讯据此主张,索尼对埃洛伊“含糊不清且前后不一”的形象描述,无法构成商标基础。腾讯认为,角色只有在作为游戏角色之外,以“一致、可识别”的方式用作来源标识时,才能成为商标。
▎《我的世界》全球销量突破3.5亿份,创历史新高
11月2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我的世界》全球销量已正式突破3.5亿份,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史上销量最高电子游戏的王者地位。这一最新销售数据由Mojang工作室在《我的世界2026年度报告》中确认,并于2025年4月由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

据了解,《我的世界》最初于2009年由瑞典独立开发者马库斯・佩尔松(Markus "Notch" Persson)以个人项目形式启动,2011年11月正式发售。这款起初简朴的沙盒游戏,在Mojang工作室的精心运营下,迅速发展为兼具文化影响力与商业成功的现象级作品。其标志性的像素化方块风格,以及无限的建造、探索与生存自由度,使其成为跨越年龄层、历久弥新的经典体验。
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报告中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沙盒游戏”,特别提到其标志性主角史蒂夫(Steve)的持久魅力,以及游戏中无穷无尽的创意潜能。Mojang在《我的世界2026年度报告》中强调,《我的世界》每年仍吸引着数百万新玩家加入,这得益于持续不断的版本更新、内容扩展以及由社区驱动的创作生态,使游戏世界始终保持活力与演进。

自2009年5月以免费试玩Alpha版本面世以来,《我的世界》已成功登陆当今几乎所有主流游戏平台,包括PC(Java版和基岩版)、PlayStation 4与PS5、Xbox One与Xbox Series X|S、任天堂Switch,以及Android和iOS移动设备。凭借易于上手的游戏机制、丰富的创造可能性和跨世代的广泛吸引力,《我的世界》早已超越一款普通游戏的范畴,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并在其发售十余年之后,依然深刻影响着整个游戏产业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