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起因远光灯引发的交通事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名男子在买馒头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而肇事司机则声称事故系对向车辆开启远光灯导致视线受阻所致。更令人唏嘘的是,法院判决的57.7万元赔偿款至今难以执行到位。
据目击者描述,事发当晚,受害人张某(化名)在步行前往附近商店购买馒头的途中,被一辆快速行驶的轿车撞倒。尽管路人第一时间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张某仍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交警部门调查发现,肇事司机李某(化名)在行驶过程中存在操作不当行为,但李某却向警方陈述称,事故发生时对向车道一辆车辆持续开启远光灯,强烈的光线导致其瞬间失明,无法看清前方路况。
这起案件中,远光灯的使用成为争议核心。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夜间会车时应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然而,现实中因远光灯使用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法律专家指出,若能证明远光灯车辆对事故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其车主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但在此案中,由于无法确定具体是哪辆车开启了远光灯,最终法院仅判决肇事司机李某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定,李某需向张某家属赔偿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在内的共计57.7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执行过程却陷入困境。经调查,李某名下无房产、车辆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其本人表示无力一次性支付巨额赔偿。张某家属代理律师表示,目前正在申请将李某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考虑通过司法救助途径缓解困境。
这起案件再次引发公众对远光灯滥用问题的关注。交警部门提醒,夜间行车应严格遵守灯光使用规定,会车时提前切换近光灯。同时,建议行人夜间出行尽量穿着反光衣物,提高自身可见度。法律人士呼吁,应完善相关立法,明确远光灯使用不当的追责机制,从源头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本文图片为示意图片,与案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