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郝亚娟 夏欣 上海 北京报道
随着黄金税收新规的正式落地,黄金市场正迎来一场结构性变革。近日,多位投资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购买银行金条的心得,称其价格优势显著,成为投资新宠。
10克金条价差近700元,银行渠道价格优势凸显
《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比发现,当前部分电商平台销售的金条价格明显高于银行自营产品。以10克金条为例,电商平台售价普遍约为1万元,而银行自营金条价格约为9300元,价差接近700元。这一价格差异引发市场关注,投资者纷纷转向银行渠道购买黄金。
某国有行总行个人金融部人士透露,近期金条销量略有增长,银行渠道的黄金产品因价格透明、成本更低而受到投资者青睐。
银行金条价格更低的原因:税负差异成关键
谈到银行渠道金条价格更便宜的原因,该人士表示:“一些场外机构并非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无法开具增值税进项发票,因而在交易中需自行承担相关税负,增加了额外成本。而银行作为交易所会员,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降低金条售价。”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金银分会副秘书长、山东招金金银精炼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永慧指出,新规实施后,场内交易吸引力显著增强。非交易所渠道销售标准黄金需按13%缴纳增值税,而交易所内可享免税政策。这一税负差异将促使机构、珠宝企业及散户等各类市场参与者向合规交易所集中,推动黄金市场规范化发展。
新规鼓励场外交易者向场内转移,降低税负成本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黄金税收新规落地后,黄金投资者通过交易所可降低税负,实际上鼓励场外交易者加速向场内转移。以投资为目的购买标准金条,通过交易所或其代理产品(如黄金ETF、积存金)渠道,税负成本更低,更具优势。这一变化将进一步推动黄金投资市场的结构化转型。
长期影响:个人黄金投资市场或迎规范化变革
长期来看,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认为,黄金税收新规将推动个人黄金投资市场规范化,投资者的偏好将呈现明显的结构化变化。实物金条向账户金、ETF等金融化品类转移的趋势将加快,交易所关联投资品成为主流选择。黄金ETF、银行代理的上金所标准金条、账户金等产品,因享受税收政策优惠、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强,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这类产品无须承担额外的增值税成本,且定价透明、变现便捷,契合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预计资金将持续流入这些合规渠道。对于偏好实物黄金的投资者,将更倾向于通过银行、大型金企等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标准金条、官方金币,这一变化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变现时的流动性,减少折价损失。
(编辑:张漫游 审核:何莎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