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石伟
近日,曾被视为手机租赁行业头部平台的“青云租”陷入爆雷风波,大量投资人无法提现,员工发现公司突然关门。这一事件引发市场对手机租赁行业乱象的关注。
11万台手机流向成谜,员工质疑业绩造假
11月8日,参与内部调查的员工向记者透露,公司后台数据显示共有11万余台手机被租赁,但实际物流信息显示这些手机集中流向河南焦作和沁阳的两个村庄。这一异常现象引发员工对公司真实业务规模的质疑。
“每个员工每月必须投资30台手机,完不成业绩就会面临刁难甚至劝退。”员工张云(化名)透露,公司宣称具有国资背景、上市公司入股,并由保险公司兜底,资金受监管。这些宣传促使不少员工通过贷款或抵押房产进行投资。
目前,武汉、长沙、无锡等地的投资人及员工已向警方报案,但尚未获得立案。员工自发组成的调查小组已前往手机集中流向的村庄核实情况。
总部人去楼空,配套业务同步撤场
此前,记者探访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青云租”总部时,被物业告知该公司已禁止访客刷卡进入电梯。其配套的二手手机回收平台“美橙回收”也已在一个多月前退租撤场。

“青云租”武汉总部(官方宣传资料截图)
高息诱惑下的投资陷阱
据“青云租”招商资料显示,其母公司为中锦裕荣集团,上游入股公司包括多家国字头企业及香港上市公司“爱高立科”。运营模式为向社会吸纳投资,资金折算成苹果手机后通过平台租赁,投资者可收取租金差价,年化收益率最高达16.8%。
公司宣称在全国拥有300家门店,在武汉、深圳、长沙等地设有分公司和云仓库,并由保险公司提供90%机器价格理赔。然而,企查查信息显示,最大资方“中锦裕荣”已在7月、8月陆续从武汉、长沙等公司减资撤股,宣传中的国字头企业也未出现在股东序列中。

“青云租”公司内部宣传(受访者供图)
员工沦为“投资工具”,抵押房产深陷泥潭
9月中下旬开始,陆续有网友在“青云租”系统提现失败,疑似员工的网友也发帖称被欠薪。尽管有大量账号“辟谣”称公司业务稳定,但这些账号后续也加入维权行列。
无锡赵女士的爱人7月入职“青云租”,3个月试用期内累计投入130余万元。公司要求每月完成30台以上苹果16手机的业务量,否则将被劝退。“主要是宣传得太好,说未来是千亿级产业,在支付宝有推荐位,每天有数十万用户下单。”赵女士表示,她最初投入6万元试水,发现每月可返利后,又抵押房产并拉亲戚朋友参与,最终130余万元无法提现。
家庭宝妈李女士的遭遇类似。她2月入职后,在KPI压力下开始自己投钱保持业绩,获得返利后又转投成为新业绩。“10月中旬公司突然关门,物业说租金已到期,领导让押金抵充租金,明显是跑路准备。”李女士表示,她先后投入80余万元,其中30多万元是返利再投资,如今背着几十万民间借贷,家庭关系紧张。

“青云租”宣传资料(受访者供图)
11万台手机流向异常,员工自嘲“贷款上班”
员工张云2月入职前曾小额投资购买几台手机,系统显示已租赁后,他前往深圳仓库、无锡数据中心考察,发现物流信息正常才放心入职。然而入职后发现,各地分公司员工均从事招商工作,无人开拓租赁市场。
“公司称有大量企业团体客户,支付宝端口每天有数十万租赁下单。”张云表示,他每月也有30台业绩,大部分是自己投资完成。爆雷后,他调取后台数据发现,11万余台手机成本超12亿元,其中8成是员工投资,且大部分流向河南焦作和沁阳的两个村庄。
“这些手机被同一个人多次提货,每次数百上千台。”张云透露,其中一人在社交平台晒豪车名表,经他手分发的手机承租人很多是刚注册的个体工商户。他担心遇到行业常见的诈骗套路:诈骗分子虚假租机,项目爆雷后卷款抽身。

“青云租”无锡公司(受访者供图)
律师警示:或涉非法集资与诈骗
张云咨询律师后得知,事件可能往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和诈骗方向发展,业务员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不管结果如何,我要查清楚真相,不想等警察找上门。”11月9日,张云和其他同事已前往河南焦作和沁阳,准备核实承租人身份。
记者获得的一份手机租赁登记表显示,35人集中领取了数万台手机。拨打这些人员电话时,发现大量号码归属地为河南焦作,且均提示无法接通、已停机或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