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足球改变人生:央视《足球之夜》聚焦成都大学生段正刚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5-11-18 16:05:21 来源: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作者: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清晨六点的四川广元旺苍县,山雾还未完全散去,春坪村通往万家乡的土路上,两行浅浅的脚印清晰可见。这是十一岁的段正刚攥着哥哥的衣角,踩着露水赶往学校的身影。尽管脚下的石子硌得脚掌生疼,但通往知识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段两小时的上学路,是段正刚从一年级起每周必经的“成长之路”。那时的他从未想过“走出大山”的模样,更未曾料到,一颗足球将彻底改写他的人生轨迹。今年10月9日,央视《足球之夜》用25分钟专题报道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广元队时,这位从大山泥土里“长”出来的球员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旺苍县盐河镇春坪村,这个距离广元市区需开车四小时的偏远山村,是段正刚的故乡。和许多留守儿童一样,他的父母常年在山西太原打工,年幼的他与弟弟跟着奶奶生活,山间土地成了唯一的游乐场。村里没有小学,最近的教学点在万家乡,从一年级起,段正刚就开始住校生活,每周与同村哥哥们结伴往返,单程步行两个多小时。



“每天下午三点多放学,离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在学校里。”作为八人间宿舍里最早入住、年龄最小的学生,一年级的段正刚曾因不适应住校生活偷偷哭泣。学校条件简陋,没有足球场,篮球架也仅供高年级使用。当被问及是否想象过大山外的世界时,他的回答令人心酸:“没有想象过,因为没出去过,也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就想着未来能找个工作就行。”

2014年春天,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悄然降临。当时正读四年级的段正刚记得特别清楚:“周三下午活动课结束后,我们正在食堂排队打饭,校长突然通知年级集合。”原来广元体校教练来选拔体育特长生,在折返跑等测试中,段正刚被教练看中,获得了前往广元试训的机会。



得知消息的父母鼓励他抓住机会。那年五一假期,父亲特意赶回,带着他踏上前往广元的旅程。从万家乡到旺苍的班车每天仅有一班,早上七点发车,中午再转车到广元,六小时的路程让这个山里娃既紧张又期待:“心里挺没底的,因为没接触过足球,也不知道考核和训练模式。”

在广元体校,段正刚通过了一系列测试。面对陌生的训练场和新环境,他一度打退堂鼓,但父亲的鼓励让他决定勇敢尝试。2014年五一假期结束后,11岁的段正刚正式开启体校生活:早上6点半起床步行上文化课,下午放学后到奥体中心训练,晚上7点开始晚自习,9点结束。严格的作息和训练强度让这个山里娃倍感压力,“刚开始经常偷偷哭,不敢跟家里人说”。



幸运的是,足球场上的师兄们给了他温暖。从最基础的脚弓传球开始,教练和师兄们耐心纠正他的动作。渐渐地,段正刚适应了新生活:“大家经常一起聊天、玩耍,训练也没那么苦了。”一年后,他和队友们被选入广元天立国际学校足球特长生班,学校还为他减免了学费。珍惜机会的他训练更加刻苦,文化课成绩也名列前茅。



初中毕业后,段正刚考入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在这里,他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差距”:“学校足球氛围特别浓,队友都是全省选拔的好苗子。我刚上高一的时候,连拿球都不敢。”首次参加全国协会杯时,教练让他打主力,他却紧张得手脚发抖,“表现特别差,下场后躲在更衣室哭,觉得自己拖了队伍后腿”。

转机出现在高二暑假的丽江集训。在全国邀请赛中,“以赛代练”的经历让他彻底蜕变:“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着每场都要拼尽全力。”当球队捧起冠军奖杯时,段正刚抱着队友大哭一场——这是他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也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努力真的能追上差距”。随后,他又随队获得“四川贡嘎杯”亚军,“足球不仅是体力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



高三那年,备考成都体育学院成为段正刚最重要的目标。“不敢复读,复读要自己交学费,所以告诉自己没有退路。”他白天上课,晚上训练到九点再上晚自习,春节也只回家十多天就返校加练。2023年,他以专项分优异、总分第五的成绩考入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进入大学后,段正刚对足球有了更深的理解:“专业课让我研究战术、分析球员特点,训练中与全国各地的强手切磋,这种环境对我是一种历练。”今年,他入选广元队参加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从“不敢拿球”的新手成长为从容的替补队员:“教练让我上场就拼尽全力,让我当替补就认真学习。”



从旺苍县盐河镇春坪村的泥土地到成都体育学院的绿茵场,段正刚走了整整十一年。央视《足球之夜》报道后,朋友们纷纷发来视频点赞:“大家都说我太励志了,鼓励我继续努力。”谈及未来,他目标明确:“想做足球教练员或裁判员,还想提升学历。”而最朴实的梦想,是带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和很少出县的奶奶去旅游:“他们没去过正规旅游景点,不舍得花钱,我想让他们享享福。”

回顾与足球的缘分,段正刚说:“足球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改变命运的契机。”对于和他一样来自大山的孩子,他想说:“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这样的契机,但只要不放弃,总有一条路能通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