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江苏女足全运夺冠:十二年磨剑,青训体系铸就辉煌

时间:2025-11-18 15:51:40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扬子晚报

11月15日,江苏女足在全运会赛场上书写历史——时隔12年再度登顶最高领奖台。从小组赛一路强势晋级,到决赛第90分钟绝杀制胜,这支平均年龄仅22岁的队伍用铁血表现诠释了“江苏女足”的荣耀。而支撑她们持续突破的核心密码,正是扎根于江苏大地的青训体系与体教融合模式。



体教融合:打破职业与学业的二元对立

在足球发展基础较弱的苏州,苏州体育运动学校自1999年组建女足队伍以来,始终践行“文化学习+足球训练”双轨并行模式。球员们每日上午完成文化课学习,下午进行专业训练,既保障了学业进度,又为未来职业发展留出选择空间。数据显示,截至本届全运会前,江苏已创建近300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超过10万名学生参与系统训练。这种“踢球不误学业”的保障机制,让更多家长愿意支持孩子走上绿茵场。

赛事赋能:高频实战锤炼新生力量

完善的赛事体系是青训成果的检验场。以江苏省校园足球最高水平赛事“省长杯”为例,该赛事每年吸引超100支球队、数千名球员参赛,其中女足项目覆盖U8至U18全年龄段。仅2024年赛事中,就有127支女足球队展开328场对决。此外,省运会、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等赛事形成梯度培养机制,让小球员们在年均30场以上的实战中快速成长。高频次、高强度的比赛环境,不仅提升了球员技术能力,更为教练组提供了精准的人才选拔依据。

政策护航:构建全链条人才培育闭环

为筑牢青训发展根基,江苏以省江宁足球训练基地为核心,形成“政府主导、校企联动”的协同机制。通过与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构建“基层培训—选拔—深造”的完整人才链。这种模式不仅让梯队建设与中国足协培养体系无缝衔接,更通过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解决运动员升学、就业后顾之忧。数据显示,近五年江苏女足青训体系输送的球员中,85%通过足球特长考入高校,15%进入职业俱乐部或省队深造。

未来展望:冠军基因驱动持续突破

本届全运会上,霍悦欣、欧懿垚等“00后”球员的惊艳表现,正是“体教融合+赛事赋能+政策护航”三重机制结出的硕果。随着青训体系持续优化,江苏女足已形成“每年输送10名国字号球员、培养20名职业联赛适龄选手”的良性循环。在重返全运之巅后,这套历经实践检验的培育模式,必将为江苏女足乃至中国足球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香港报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