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超扫黑反腐新进展:两大涉假俱乐部覆灭,球员获刑引关注

时间:2025-11-19 20:25:48 来源:篮球看比赛 作者:篮球看比赛

近日,中国足坛掀起的“扫黑反腐”行动持续推进,部分案件的一审判决结果陆续公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两名前中超知名球员——白岳峰与陈杰,因涉嫌收受财物、操纵比赛,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这一判决不仅揭开了职业联赛中假球黑幕的一角,更将两家长期被舆论诟病的俱乐部——河北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推上了风口浪尖。



根据司法文书披露,白岳峰在2019年收受河北华夏幸福方面提供的35万元,并在对方授意下于比赛中消极出战,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而陈杰则在相近时间段内,先后从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处收受共计130万元的“劳务费”,同样在比赛中故意表现失常。这两家俱乐部通过中间人“联络”球员,以贿赂手段干预比赛进程,试图左右赛果,其行为性质恶劣,严重破坏了足球竞技的公平性。

白岳峰与陈杰的案件,仅是华夏幸福与武汉卓尔长期操纵比赛的“冰山一角”。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俱乐部还有一个共同背景:均曾聘请李铁担任球队主教练。在李铁执教期间,尤其是带领两队冲超的关键赛季中,多场涉嫌被操控的比赛及“默契球”行为频发。随着“李铁案”逐步审理终结,相关事实已得到进一步证实。有如此主教练执掌教鞭,两家俱乐部频繁卷入假球事件,成为联赛中操纵比赛的代表性球队,似乎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李铁“带坏”俱乐部,显然并不公允。在本轮足球反腐审判中,一个典型案例浮出水面:2019年,深圳佳兆业俱乐部曾向武汉卓尔支付高额“合作费”,请求其在比赛中予以“配合”。卓尔管理层当时同意了这笔交易,但时任主教练李铁起初并不愿参与。比赛半场休息时,卓尔高层直接下达指令,要求李铁必须“执行安排”。最终,原本场面占优的武汉卓尔在下半场表现判若两队,最终“意外”被对手逼平。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假球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个别教练或球员,更在于俱乐部管理层的纵容与推动。



此次扫黑反腐行动的深入推进,不仅彰显了国家打击足球领域腐败的决心,也为净化中国足球环境、重建球迷信心奠定了基础。未来,如何完善联赛监管机制、加强俱乐部管理、提升球员职业道德,仍是中国足球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从根本上铲除假球滋生的土壤,才能让中国足球真正走向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