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第二个“恒大”正威集团:7000亿营收背后的真相与危机

时间:2025-11-20 02:34:36 来源:墨印斋 作者:墨印斋

恒大集团从中国第一大房企到负债2万多亿,从巅峰跌落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昔日首富光环加持,如今却留下一地鸡毛,供应商、投资人、银行以及买了烂尾房的购房人,都陷入了茫然无措的境地。

恒大的2万亿负债尚未还清,第二个“恒大”却悄然出现。这家企业年营收规模一度超过7000亿,还曾是广东第一大民企,连续10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却最终走向轰然倒塌的结局。



这家企业就是来自广东的正威集团。早在2021年,正威集团营收便达到7000亿,而华为因美帝制裁导致营收同比下降28%,当年营收跌至6368亿。正威集团一举反超华为,成为当年广东第一大民企,也是中国第四大民企。

不仅如此,正威集团还凭借7000亿的营收规模,连续10年蝉联世界500强企业。2022年,其排名更是上升至世界500强榜单第76位。

正威集团的创始人王文银被媒体称为“世界铜王”,这是因为正威集团号称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拥有矿山,总储量超过2000万吨,探明矿产的价值高达10万亿。

2025年,全球铜价疯狂上涨,每吨突破8.6万。江西铜业、中国铝业和紫金矿业等相关企业业绩飙升,股价也经历了多轮大涨。按理说,“世界铜王”应该赚得盆满钵满。如果正威集团真有2000万吨的铜储量,现在岂不是已经富可敌国?



然而,如今的正威集团却因各种官司被执行金额达到100亿,创始人王文银被限高。从2022年开始,正威集团便陷入危机。2023年,因不支付1亿元建设费用,正威集团被告上法庭,王文银多次被限高,最后不得已出售旗下上市公司正威新材的股权来还债。

那么,号称“世界铜王”的王老板究竟有没有2000万吨的铜储量?如果真的有,那么这些铜的总价值已经达到1.7万亿人民币。可是正威集团现在连1个亿都无法支付,被执行的金额已经累计达到百亿,公司负债累累。

事实上,谁也不知道正威集团的铜矿究竟在哪个国家,具体是哪个矿,根本无法从公开渠道查到任何相关信息。那么问题来了:正威集团7000亿的营收究竟是怎么来的?

《经济观察报》曾经报道称,正威集团从2008年以来业绩迅速增长到千亿,主要是通过铜期货交易实现的。所以表面上是制造业巨头,本质上却是玩金融的高手?

现在有一个词语叫“供应链金融”,铜贸易一度占公司营收的四分之一。但是在旗下供应链公司中却疑似存在“左手倒右手”的情况。在上海、山东济南、湖南等地的正威集团旗下公司就存在这种情况,被媒体曝光。这些公司通过注册多家企业实现内部交易,左手倒右手拉高了营收数据。

正威集团的另一套玩法是在全国各地建设产业园。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要来一个三线城市投资,说要建设产业园,你猜当地会怎么做?地方需要项目,有人主动来投资自然欢迎,而且还是世界500强企业。王老板正是利用地方需要上项目的想法来为自己融资。



王老板打着深圳产业向外转移的口号,在全国二三线城市疯狂投资,和地方签署巨额投资项目,然后是圈土地,迅速建设厂房。接着又以厂房和土地抵押从银行贷款,或者以土地和厂房抵押通过发行私募基金或者信托产品募集资金。这个玩法一直循环下去,资产规模迅速膨胀。

在这个过程中,王老板还搭上了恒大集团的许家印。王老板在很多城市建设产业园的同时,还通过设立地产公司圈了很多住宅土地。这些土地后期升值,卖掉赚差价也能收益颇丰。王老板将其中一些土地卖给了许老板,有些土地很优质,卖给了保利等其他地产商。

王老板非常看好房地产的发展前景,也许看到许老板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2017年,王老板投资50亿入股恒大地产。随着房地产行业持续火爆,正威集团的王老板持续大笔资金投资给许家印,后面又为恒大注资800多亿。

短短几年时间,王文银耗资1000多亿入股恒大集团。此时的恒大集团如日中天,许家印也成为了中国首富。王老板还带着一首“藏头诗”送给许家印,估计许老板看到“许家印卓越且伟大”的藏头诗时非常感慨:这家伙比我还会拍!



可惜的是,王老板这次押注恒大成为了压垮正威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1000多亿投资给恒大,几乎是将正威集团的大部分现金流给了许老板。2021年之后,恒大集团逐渐爆雷,随后整个地产行业进入寒冬,正威集团千亿投资打了水漂。

从本质上来讲,正威集团并不是一家制造业企业,而是金融公司。在全国各地建设产业园并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融资。拿到融资之后再去布局其他行业,当然主要还是玩金融。之前几次期货交易都赌赢了,但是却在地产行业下行期巨资入股恒大,栽了大跟头,从此陷入负债危机。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所谓“世界铜王”的含金量令人大跌眼镜,铜矿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PPT上。7000亿营收不是实打实干出来的,而是纸面数据堆砌起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