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哈马斯发布47名人质告别照,内塔尼亚胡面临终极压力

时间:2025-09-23 05:39:41 来源:林子说事 作者:林子说事

2025年9月20日,巴以冲突再度升级,哈马斯武装分支伊兹丁·卡萨姆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47张以色列人质的“告别照”,并直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警告其若继续推进加沙城军事行动,这些人质将面临与失踪飞行员罗恩·阿拉德相同的命运。罗恩·阿拉德自1986年在黎巴嫩南部被击落后下落不明,其案例长期被以色列视为“带回失踪士兵”的国家义务象征。

哈马斯此次发布的照片以网格形式排列,每张均为加沙地带人质的档案照,下方统一标注罗恩·阿拉德的名字。配文使用阿拉伯语与希伯来语,直指内塔尼亚胡的“顽固”与以色列军方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的“顺从”导致冲突扩大。声明强调,这些“加沙行动初期的告别照片”意味着人质命运已完全掌握在以色列领导层手中。



冲突背景可追溯至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当时抓获251名人质。截至目前,仍有47人滞留加沙,其中25人已被以色列军方认定为死亡。2024年11月,双方曾通过谈判完成一次大规模交换,哈马斯释放33名活体人质与遗体,换取巴勒斯坦囚犯释放。然而,此后谈判陷入僵局。哈马斯坚持“全换”条件:以色列释放所有巴勒斯坦囚犯、停战并撤军,而以色列仅同意部分交换,外界普遍认为内塔尼亚胡此举旨在延长战事以巩固政治地位。

此次照片发布被视为哈马斯对以色列近期军事行动的直接回应。自9月17日以来,以军对加沙城展开地面进攻,此前数周空袭持续不断,坦克与士兵直接进入城区,导致大量居民逃离。人质家属在特拉维夫街头抗议,要求政府停止推进以避免牵连人质。哈马斯指责以色列在明知人质可能藏身加沙城的情况下仍发动攻击,是对人命的漠视,并放话称若以军占领加沙城,人质将无一幸存。

谈判方面,哈马斯自2024年底以来多次提出条件。2025年1月谈判未果后,5月31日哈马斯提出以10名人质换取125名囚犯,仍未达成协议。8月18日,哈马斯同意60天停火并释放10名活体人质与18具遗体,但以色列仅接受部分条款。卡塔尔与埃及持续斡旋,美国亦参与调解,但撤军与全面停火始终是核心分歧。哈马斯坚持要求以色列结束对加沙的围困并释放所有巴勒斯坦人,而以色列则要求先摧毁哈马斯军事能力。



近期冲突进一步激化。9月9日,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卡塔尔多哈一栋住宅,导致5名正在审阅美国停火草案的哈马斯低级头目死亡。卡塔尔抗议此举破坏和平进程,国际社会亦纷纷谴责。哈马斯高级成员转移后,谈判难度加大。照片发布后,哈马斯发言人录制视频,强调以色列领导层需为人质安全负责。

以色列国内压力骤增。人质家属在特拉维夫街头拉横幅、点蜡烛,要求政府尽快谈判。媒体广泛传播照片截图,标题愈发耸动。议会内部反对派指责内塔尼亚胡“赌上人命”,国际方面,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18日通过停火决议,但美国投下反对票。欧盟、英国与葡萄牙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外长亦提出推动两国务实方案。

伤亡数据触目惊心。自2023年10月以来,加沙地带已有65,28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6,575人受伤,其中大部分为平民。医院尸体堆积,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2024年11月21日,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与前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发出逮捕令,指控其在加沙犯下战争罪与危害人类罪。国际法院亦起诉以色列种族灭绝。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辩护称指控无理,但出访时需避开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



哈马斯此次发布照片不仅是为了施压,亦旨在争取国际同情。网站流量激增,媒体广泛转载,社交平台X上相关话题刷屏。有网友贴出照片称其为“残酷的告别”,尼泊尔人Bipin Joshi的家属亦在网上哭诉其作为第38名人质的遭遇。哈马斯在贝鲁特总部复盘后认为,此举或能迫使以色列让步。然而,边境援助车队排成长龙,检查员逐一翻查,人道危机仍未缓解。

以色列军队持续行动,9月20日当天继续轰炸加沙城,导弹飞掠,居民躲入掩体。哈马斯在隧道内反击,发射火箭弹。地区势力亦卷入其中,伊朗向哈马斯提供支援,埃及召开调解会议,但核心分歧未变:哈马斯要求全面撤军,以色列则坚持先消灭哈马斯军事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