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央部委定调2025年10月房地产政策,市场格局全面明朗

时间:2025-09-24 11:13:35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新浪财经

来源:大伟看楼市

2025年9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中央部委重磅会议为行业未来定下清晰基调,政策信号释放后,市场格局逐渐明朗。这一调整不仅关乎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更与宏观经济稳定、民生福祉改善紧密相关。

政策背景:市场调整与政策演进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深刻调整,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期。过去,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房价持续上涨,投资投机需求旺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人口结构变化及前期调控政策累积效应显现,供需格局发生转变。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问题突出,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虽需求仍存,但购房门槛高、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等问题制约健康发展。



回顾政策演变,2024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密集出台促进市场止跌回稳措施。2024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因城施策”,压实各方责任保障购房人权益;9月26日进一步提出“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完善土地、财税、金融政策以构建新模式。2025年政策调整加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松绑调控,如8月8日北京放开五环外限购,市场预期显著改善,交易活跃度提升。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况伟大指出,北京政策调整后市场热度明显提升,推动“止跌回稳”进程。

中央部委会议定调:政策“组合拳”出击

在此背景下,中央部委会议释放强信号,提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形成系统性调控方案。

四个取消:赋予地方调控自主权

取消限购、限售、限价及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标准,赋予城市政府更大调控灵活性。库存压力大城市可通过取消限购限售刺激需求,房价上涨压力城市可保留部分限制措施。取消住宅标准分类有助于简化交易规则、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市场流通。



四个降低:减轻购房者负担

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存量贷款利率及“卖旧买新”税费负担,核心目标是降低购房成本。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介绍,预计10月25日前大部分存量房贷完成批量调整,利率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居民。以北京为例,原利率4.4%调整至3.55%后,100万元、25年期等额本息房贷月供减少469元,总利息节省超14万元,显著提升居民购房能力。

两个增加:激活市场与保障供给

一是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及危旧房改造,通过货币化安置改善居住条件、消化存量商品房,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提供专项借款、税费优惠及商业贷款支持;二是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截至10月16日已审批贷款2.23万亿元,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融资机制,确保资金“应进尽进”“应贷尽贷”。

政策影响:多方共赢格局显现

购房者:成本降低,需求释放

政策调整直接降低购房成本,刺激刚性与改善性需求入市。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月下旬预期房价稳定或上涨的受访者占比提升,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缓解,发展机遇显现

“白名单”信贷规模扩大及融资机制优化,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局面,保障项目推进。市场需求刺激下,房屋销售速度加快,资金回笼更顺畅。部分城市看房量、签约量显著增长,企业可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稳定经济,促进和谐

房地产稳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避免经济衰退风险。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者权益,减少社会矛盾;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提升城市吸引力。

市场反应与未来趋势

政策落地后,10月新房、二手房成交大幅增长。国庆期间,新房成交面积增长102%,二手房增长205%,刚需积极入市,土地市场回暖。未来,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市场有望逐步止跌回稳,但增长模式将转向品质与差异化发展。企业需加大产品创新,打造“好房子”,满足多样化需求;政府将完善长效调控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平稳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10月起中央部委政策定调与落地实施,使房地产市场完全明朗。购房者、企业与地方政府需顺应变化,抓住机遇,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