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军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不仅通过大规模空袭对平民造成伤亡,还多次故意攻击前线附近的乌克兰城镇和定居点,导致民用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失。
此前,俄军无人机击中了位于哈尔科夫市斯洛博达区的医科大学行政大楼。幸运的是,当时所有人都已进入避难所,仅有4人受轻伤。
在扎波罗热地区,俄军对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更为猛烈,使用了远程火炮、火箭炮、无人机和制导炸弹等多种武器,导致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不断受伤。
扎波罗热州军政管理局局长伊万·费多罗夫称,俄军在24小时内对该州16个定居点发动了540次攻击,其中大部分为FPV无人机袭击。这些攻击导致大量民用基础设施受损,多位平民遇难或受伤。俄军甚至在攻击中使用了携带集束战斗部的重型火箭弹。
克里姆林宫一直未承认故意攻击乌克兰平民,但也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战争中的平民伤亡。俄军在发动空袭时,似乎从未考虑过附带伤害或误炸问题,甚至不排除克宫故意制造恐怖气氛,迫使乌克兰平民厌恶战争,进而迫使乌克兰政府求和的可能性。
至于前线俄军炮击、轰炸乌克兰城镇和定居点的行为,通过公开信息来看,或许还有报复的意图。
乌军总参谋部证实,9月8日,乌军袭击了顿涅茨克被占领土上的俄军第41集团军总部。当时,俄罗斯防长别洛乌索夫刚刚离开,他正在这里视察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进攻。
更早一些,8月30日,位于扎波罗热州的俄军第35集团军指挥所遭破坏,导致18名军官死亡,其中包括导弹、炮兵、电子战和作战部队的关键军官。最初,人们以为是该指挥所被定位后遭乌军远程火力集中打击,但最新消息显示,这是一次乌克兰情报人员或游击队员的成功破坏行动。
指挥所附近的干草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到指挥所。指挥所里的人员无法逃出,大量包括一氧化碳在内的烟雾充满指挥所,导致这些俄军军官因一氧化碳中毒和窒息死亡。
在战线后方,活跃着大量的乌克兰特工和游击队员。他们不仅执行各类破坏活动,还为乌军远程打击力量提供俄军重要设施的坐标,包括但不限于指挥所、后勤仓库和弹药堆积点等。乌军按照这些坐标,使用火炮、“海马斯”火箭炮、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和制导炸弹等武器,对俄军设施进行精确打击。
例如,游击队员曾向乌军传递了俄军一个野战弹药堆积点的精确坐标。乌军随即开火,摧毁了俄军储存的大量“冰雹”火箭弹。而在9月17日夜到18日凌晨,乌克兰无人机则击中了俄军第70摩步师下属第17坦克团的弹药库,爆炸持续了一整天,大批弹药连同5辆车辆都被摧毁。
此外,乌克兰平民也在积极帮助前线乌军。《每日电讯报》报道,在波克罗夫斯克,一对老夫妇帮助乌克兰无人机锁定了俄军藏身的防务。这些俄军穿着便装,甚至是乌克兰邮政公司的制服,伪装身份搞破坏,传播虚假信息。乌克兰军队截获了他们的无线电通信,并最终将其消灭。
近期,不断有两三人组成的俄军破坏小组渗透到乌军战线后方,甚至会伪装成乌军,目的是破坏、窃取情报、寻找可能的“合作者”。这已经引起了乌克兰军队和反间谍部门的注意,陆续有执行这类任务的俄军被发现、打死或被俘。根据国际法,这些没有穿俄军军服或佩戴明确标识的俄军一旦被俘,不会享受国际法对战俘的保护,将以间谍论处。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乌克兰人,连俄军里的一些反战分子也在帮助乌军消灭俄军。
《今日俄罗斯》就报道了潜伏在车臣阿赫迈特特种部队里的一个内应,此人名叫列夫·斯特普尼科夫。他多次引导乌军发射“海马斯火箭炮”攻击所在部队,造成包括旅长在内的约200人丧生。列夫·斯特普尼科夫在投诚后公开露面,确认与乌军合作,而且他身边还出现了“俄罗斯志愿军”司令德尼斯·卡普斯丁。
不是所有的车臣人都像卡德罗夫那样忠于普京。至于阿赫迈特特种部队,最晚在乌军进攻库尔斯克时就展示了自己的“忠诚”。多名来不及逃走的车臣士兵投降,当时搞得阿赫迈特特种部队司令阿普蒂·阿劳迪诺夫大发雷霆,说这些投降乌克兰的车臣士兵不是车臣人。
其实,说得阿普蒂·阿劳迪诺夫就是真正的车臣人一样。真正的车臣人现在正在乌克兰一边跟俄罗斯人作战,而不是给俄罗斯人当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