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亚泰在11打9的绝对优势下未能拿下浙江队,在联赛还剩5轮时依然深陷降级区,这样的近况让众多球迷和俱乐部名宿倍感揪心。
在谈到亚泰的保级前景时,亚泰名宿杜震宇直言不讳:“保级与否,其实取决于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仅关乎球场上的表现,更包括球场外的管理,如何管理球员的生活至关重要。现在的情况,说实话,不能再让球员们过于自由,该管的一定要管起来,确保接下来的5场比赛能够全力以赴!”
针对球迷提及的有球员在打完浙江队后嘻嘻哈哈出去吃饭的情况,杜震宇强调,每个人发泄情绪的方式不同,但最后5场比赛,“生活管理一定要加强,最起码要保证比赛状态”。他还提到,外国教练往往只关注训练和比赛,离开球场后球员是自由的。但中国教练更懂得何时抓球员心理,何时抓球员生活,何时持续抓训练,这种管理是因人而异的。此外,杜震宇还谈到了中国教练对中国球员和外援的区别管理,并特别指出:“我觉得(喝酒)都是小事,没日没夜地熬,跟女朋友熬,这才是最耗心血的。”
其实,杜震宇并非第一个公开表达此类观点的人。一年前,申花主帅斯卢茨基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电子游戏对年轻球员的危害要比伏特加大得多。斯卢茨基给出的理由是:“运动员们整夜坐在屏幕前打游戏,说实话,与其打游戏到天亮,还真不如去喝一杯然后上床睡觉。现在的情况是,第二天他们去训练就会睡眠不足,无精打采。”
虽然举的例子各不相同,但杜震宇和斯卢茨基有一个观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熬夜对于职业运动员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喝酒!而这种说法绝非空穴来风。
在赛会制的那三年里,一开始大家还能图个新鲜,但新鲜感一过就成了煎熬。绝大多数球员、教练、工作人员,他们的发泄方式就是喝酒。管理层跟管理层一起喝,教练跟教练一起喝,球员跟球员一起喝,老外也不例外,甚至有个别老外对赛区里面的女性服务人员做出过某种暗示。当然,相较于喝酒,一些年轻球员其实对于打游戏更感兴趣。
然而,天天喝真的影响球员发挥了吗?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影响还算是可控。比如说金敬道当时在赛区里带着孙准浩跟别的队一起喝,但孙准浩认真踢的比赛,基本上场场都是MVP级别的发挥。而在广州赛区,平均每两三天要喝一顿大的,郝伟依旧带领泰山夺冠。21年在苏州赛区最经典的一幕,无疑是崔康熙剪完参赛证后离职!而那场比赛前前后后,发生了非常多的故事与事故。
那天上半场,阿德里安带着哥几个踢传控,不仅为申花取得了领先,也让球队掌握着比赛的控制权。此时,崔康熙就不停反问身边人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踢。所以那天崔康熙第一个换下的,就是带头不按照他的战术要求去踢比赛的阿德里安,开启了申花被翻盘的序幕!
但或许在被翻盘的背后,更让崔康熙感到难以“释怀”的是,比赛前一天,亚泰的球员还喝了一顿大的。那为何一群“酒蒙子”喝完之后,睡一觉起来发挥看起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让这些球员打麻将,让年轻球员打游戏,他们可能会直接打到天亮再睡。但是你让这些球员喝酒,从晚上9、10点开始喝,就算再能喝,喝到两三点也散场回去睡觉了。可以说,相较于打麻将、打游戏,反倒是好好喝一顿,这些球员能获得更多休息时间。
而大多数球员,要么酒精过敏不能喝,要么酒量不小。很多时候球员散场不是喝吐了,而是喝累了!但绝大多数球员都有很强的代谢能力,有的时候跑一跑,发发汗,酒就散的差不多了。所以对很多运动员来说,只要不是上午训练,前一天晚上喝顿大的影响是可控的。反观真要是天天打游戏,天天跟女友熬,熬得黑白颠倒,那可就不是睡一觉就能缓过来的,那对于运动员的危害要远远大于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