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公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篇题为《致谢65所大学:携手共进,创新未来》的声明,向长期以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提供支持的65所高等院校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声明中指出,这65所高校覆盖了全国多个省份,涵盖理工、信息、材料等重点学科领域。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项目合作、设立奖学金计划等方式,小米与高校形成了深度协同的创新机制。例如,某重点高校与小米联合研发的智能感知技术已应用于最新款手机产品,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
据小米研发部门负责人透露,过去三年间,公司与高校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200篇,获得专利授权56项。这种"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合作模式,既解决了企业实际技术难题,也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应用场景。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与学术界的紧密合作让小米能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教育界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合作模式有效打破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壁垒,为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提供了新范式。数据显示,参与合作项目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平均起薪较同类院校高出15%。
小米在声明中还透露了下一步合作计划:将扩大与高校在人工智能、6G通信、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合作规模,预计三年内投入专项研发资金超2亿元。同时,计划在10所高校设立"小米创新工坊",为青年学者提供更便捷的产业化通道。
此次致谢行动不仅展现了小米作为科技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凸显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对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随着更多高校加入合作网络,这种创新生态有望催生更多突破性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