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吧9月26日讯,今年初,中国裁判傅明作为日本足协裁判交流计划的一员,前往日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期间,他不仅获得了日本足协一级裁判资格,还成功主哨了多场J1联赛比赛,展现了出色的裁判能力。近日,日媒“football-zone”对傅明进行了专访,深入探讨了他的裁判生涯与心得。
问:您为何会选择投身足球行业?
答: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但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深深爱上了足球。父亲年轻时曾是一名职业球员,也是我足球道路上的启蒙教练。他经常在闲暇时带我到空地练球,鼓励我追求职业足球梦想。然而,在我10岁那年,父亲与我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对话,他问我:“如果你想成为职业球员,就要离开家乡去很远的地方学习,你能够接受吗?”我思考后回答:“不,我不想离开家,我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和朋友们在一起。”最终,我选择了留在家里继续学业,但足球始终是我心中的热爱。
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道路异常艰难,需要天赋和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在中途不得不终止职业道路。因此,我选择在学校继续学业,同时代表学校参加足球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足球水平。
问:读大学后,您有哪些选择或转变?
答:我大学就读于一所体育大学,专业正是足球。在校期间,我参加了大学生足球联赛,踢过多个位置,包括后腰、右边翼卫、中后卫等。大学最后一年,我还被任命为校队队长,带领球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校队期间,我的一位指导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裁判。大二时,他问我是否想尝试当裁判。这个提议在我心中种下了当裁判的种子。在他的指导下,我一边踢比赛,一边开始接触裁判执法。通过熟悉比赛规则,我发现自己的足球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到了大三,我开始学习职业裁判课程,努力获得了裁判执法资格。从执法业余比赛到更高级别的赛事,我一步步走来,凭借出色的体能完全胜任了裁判工作。我相信,体能是成为专业裁判的基本盘。
问:作为裁判,您遇到过哪些艰辛和挑战?
答:我认为对于裁判而言,最大的试炼是出现执法失误的时候。无论场上场下,都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会及时调整好心态,并在比赛结束后认真复盘,进行专业分析。我认为这是裁判应当学会的课题。
人难免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有时不管怎么努力,都还是会出现一些纰漏。在自己出现失误的时候,我也会感到很自责。但足球场上的事情具有突发性,很难预测。无论赛前准备再怎么充分,都还是可能会出现预料之外的事。
正好,我在读大学时重点研究了“裁判员的心理状态调节”项目。接下来,我有一个目标,就是开发一个心理援助项目,帮助裁判有效应对压力,提升执法水平。
问:在受到多方批判时,您是如何应对的?
答:在比赛中,我会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如果在赛后意识到执法出现纰漏,我会认真分析研判,做好记录并点对点地进行解决,避免在未来出现同样的问题。
我个人无法干预社交媒体上人们的评论和批判,因此我选择完全无视。到现在,我都没有开通社交媒体。这是西村雄一前辈以前教我这么做的。他告诉我:“评论就交由他人去说吧,那是他们的事。”作为裁判,就是要简单明了,找出错误,加以改正,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