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19国军演施压中国,达尔文港租赁权之争背后的规则博弈

时间:2025-09-27 12:55:39 来源: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作者: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近期,澳大利亚政坛与军事领域动作频频,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边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携2800亿澳元贸易大单访华归来,双方看似合作前景一片光明;另一边,19国军舰在达尔文港外海集结,美军更是在荒漠中试射可覆盖中国沿海的导弹。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想通过“一手签合同、一手亮刀子”的方式,逼迫中国交出达尔文港的租赁权。



然而,达尔文港的租赁权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事实上,该港口是中国企业通过合法途径租赁的,且当初还是澳大利亚主动寻求合作的结果。

回溯至2015年,达尔文港彼时正处于困境之中。码头设备陈旧,年年亏损,北领地政府为此忧心忡忡。就在这时,中国岚桥集团参与竞标,提出以高价租赁99年,并承诺投入资金进行改造。这一举措得到了澳大利亚媒体的高度赞扬,称其为“拯救了一个死港”。

在随后的十年里,中国企业真金白银地投入,将原本泥泞不堪的旧码头改造成了现代化港口。如今,达尔文港承担着北领地75%的进口货物和90%的出口货物运输任务,每年为当地带来数亿美元的税收,并创造了数千个工作岗位。当地居民从过去的就业困难,转变为如今挤破头想进入港口工作,北领地的经济增速也常年位居澳大利亚前列。

但令人意外的是,随着港口的盈利,澳大利亚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2024年,阿尔巴尼斯刚上任总理,便声称“该港口威胁国家安全”,执意要撕毁合同。然而,经过多次调查,连澳大利亚自己的人也承认“未发现任何安全问题”。其真实目的,无非是想将港口拱手让给美国,毕竟美军早已对这块战略要地虎视眈眈,计划在附近建立军事基地。



为了逼迫中国让步,澳大利亚还联合19国举行了名为“护身军刀2025”的军事演习。这场演习规模庞大,3.5万兵力、航母战舰云集,美军更是将“堤丰”中导系统拉到荒漠中试射。一枚“标准-6”导弹成功命中300公里外的靶船,其射程足以覆盖台海、南海地区,公然宣称“能够打击到你家门口”。

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19国看似团结一致,实则各怀心思。日本、韩国此举是为了讨好美国,以换取军事合作;德国仅派出了200人,纯粹是来凑数的;新加坡直接表示“不针对第三方”;马来西亚的飞机仅参与搜救演练;就连亲美的菲律宾也刻意保持距离。说到底,大家都是被美国逼着来撑场面的,谁也不想真正与中国闹僵。

澳大利亚的表现更是令人啼笑皆非。总理刚在北京签完自贸协定,声称要“加强合作”,回国后却立即观看军演开打。这种双面把戏,无论演得多么逼真,也掩盖不了其真实目的:试图通过军事威胁逼迫中国放弃港口租赁权。

但中国并未因此而退缩。军演刚开始,中国海军的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便驶入演习海域,旁边还有052D驱逐舰“桂林”舰护航。以往侦察船都是单独行动,此次却带着“保镖”前来,其意图不言而喻:“你们演你们的,我们看我们的,别想搞小动作。”



在外交层面,中国也直接亮明了态度:“中企合法租赁的港口,其权益必须得到保障。”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温和,但实则蕴含着坚定的底气。毕竟,在之前中澳贸易出现摩擦时,澳大利亚的葡萄酒、龙虾等商品堆积在港口无人问津,最终烂掉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北领地的出口商品大多要从达尔文港运出,如果中国不能正常使用该港口,那么澳大利亚自己的货物也将首先受到影响。

说到底,达尔文港的问题并非所谓的“安全问题”,而是规则与强权的较量。中国企业按照规矩竞标、投入资金改造、合法经营,而澳大利亚却说撕毁合同就撕毁合同,还拉着军舰来撑腰。如果这种行为得逞,那么以后谁还敢去澳大利亚投资?今天能抢中国的港口,明天就能抢别人的工厂,国际生意将无法进行。

美国也并非首次采取此类行动。此前,美国曾试图让贝莱德财团收购巴拿马运河的港口,但被中国通过反垄断审查阻止,最终中远集团还参股其中。这两次事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你耍强权,我就用规则来回应。



如今,澳大利亚已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为了讨好美国,澳大利亚不仅要撕毁合同,还答应让美军在达尔文港附近建立军事基地,甚至可能部署核潜艇。然而,这样做却使澳大利亚自己成为了潜在的目标。中国的轰-6轰炸机携带巡航导弹,完全有能力打击到该地区。为了讨好别人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这种做法实在不明智。

目前,达尔文港的码头依旧忙碌地装卸着货物,而四十公里外的美军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一边是热闹非凡的商业贸易,一边是紧张对峙的军事设施,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放在一起,正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有人试图依靠强权来抢夺东西,而有人则坚守规则,希望好好做生意。



19国军舰堵门、导弹试射,本质上都是试图逼迫中国放弃合法权益。但中国企业手中的99年租约,不仅仅是一张合同,更是对“规则是否算数”的考验。如果连合法租赁权都能被武力逼迫放弃,那么以后国际上将再无公平可言。

因此,中国不会让步。这并非是因为非要争一个港口,而是要坚守“按规矩办事”的底线。军舰前来围观,是向他们表明“我们不怕威胁”;外交表态,是提醒他们“别坏了规矩”;经济底气,则是让他们知道“撕破脸没好处”。

19国的炮舰再凶猛,导弹再吓人,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靠强权抢来的东西,终究站不住脚。达尔文港的海风吹了十年,见证了港口从破败到繁荣的变迁,现在也该让某些人明白:试图依靠武力逼迫中国让步,那是打错了算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