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中国商业地产巨头万达集团在创始人王健林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自救”行动。面对庞大的债务压力,万达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出售核心资产等方式,试图走出债务泥潭。
引入600亿战投,缓解资金压力
2020年以来,万达集团先后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累计引入战略投资超过600亿元。这些资金不仅为万达提供了急需的现金流,也为其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赢得了宝贵时间。
据知情人士透露,万达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包括腾讯、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多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这些合作伙伴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在业务层面与万达展开了深度合作。
出售超80座万达广场,优化资产结构
除了引入战投,万达还通过出售旗下资产来缓解债务压力。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年中,万达累计出售了超过80座万达广场,涉及金额数百亿元。
这些被出售的万达广场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部分项目因地理位置或运营问题导致收益不佳。通过出售这些资产,万达不仅回笼了资金,还优化了资产结构,减轻了运营负担。
仍在努力走出债务泥潭
尽管采取了多项自救措施,但万达的债务问题仍未完全解决。目前,万达仍在积极寻求新的融资渠道和业务合作机会,以进一步降低债务水平。
王健林在多个场合表示,万达将继续坚持“轻资产”战略,通过输出品牌和管理能力来实现盈利。同时,万达还将加大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力度,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业内人士认为,万达的自救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想彻底走出债务泥潭,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努力。不过,凭借王健林的领导力和万达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万达仍有望重返商业地产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