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14年,一位名叫李亚诺的20岁北京男孩,为了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花费16万元在一家整形医院接受了断骨增高手术。术后,他的身高从167厘米成功增长到了174厘米。
然而,这场看似成功的手术,却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断送了后半生的健康。
是什么让他甘愿用双腿的健康作为赌注?手术后的生活,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挣扎?
高三那年,李亚诺是班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每天清晨五点,当大多数同学还在睡梦中时,他已经绕着操场跑步锻炼体能,汗水浸透了运动服也毫不停歇。课间休息时,当其他同学嬉戏打闹时,他则趴在桌上埋头刷题,年级排名始终稳居前列。
他之所以如此努力,是因为心中从小就扎下了“飞行梦”的种子。
然而,命运却在他最关键的时候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招飞体检那天,由于1.67米的身高与要求相差仅1厘米,他连首轮筛选都没能通过。
从那天起,“矮”成了他心中解不开的结。曾经自信开朗的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食欲不振,连课也听不进去。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满嘴都起了泡。
父母带着李亚诺跑遍了北京的大医院,从协和医院到301医院,每个医生都仔细检查了他的骨龄。最终给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骨骺线已经闭合,想要自然长高已经不可能了。
随着看医生的次数越来越多,李亚诺也逐渐认清了现实,开始尝试开解自己。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网上刷论坛时看到了关于“断骨增高术”的讨论。
帖子里说,只要将腿骨截断,装上外固定器慢慢拉伸,就能长高好几厘米。
下面还附有很多“成功案例”:有人术前1.65米,术后1.72米,晒出的对比照中整个人都显得自信多了;还有人说做完手术后找到了好工作,甚至谈上了对象。
李亚诺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夜将论坛里所有相关的帖子都看了一遍,越看越激动。
他觉得这就是他的机会,只要做了手术,自己就能变成一个“完美”的人。
第二天一早,他就跟父母说要做这个手术。
父母听完就急了,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这手术风险特别大,弄不好会残疾的,不能拿一辈子去赌!
可那时候的李亚诺,满脑子都是长高的念头,根本听不进劝。
他跟父母吵,说他们不懂自己的痛苦,说自己不想一辈子因为身高被人看不起。
吵到最后,他干脆绝食,躺在房间里不出来。一天、两天、三天,眼看着儿子脸都瘦脱了形,父母没办法,只能妥协。
他们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正规医院一听这个想法,都直接拒绝。最后他们只能选择了一家整形机构。
咨询的时候医生告诉他们,断骨增高并不难,手术成功率能达到九成,如果想做这个手术的话,准备16万块钱就行。
听到医生的话,李亚诺两眼放光,求着父母拿出全部的积蓄,再帮自己一把。
父母看多次劝阻都没有用,也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儿子送上了手术台。
2014年9月,李亚诺在那家并不大的整形机构中,接受了断骨增高手术。
他幻想着等拆了固定器,自己就能长到1.7米以上,到时候一定要回学校,让那些嘲笑他的人刮目相看。
可他没想到,这场手术,不是新生的开始,而是炼狱的序幕。
术后第三天,麻醉的劲儿过了,钻心的疼痛一下子就涌了上来。
两条腿像是被无数根针同时扎着,又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扯着肌肉和神经,每动一下都疼得他直冒冷汗。
腿也一直肿着,皮肤青一块紫一块的,摸上去还发烫。
到了晚上,疼得更厉害,常常半夜疼醒,只能睁着眼睛到天亮。
为了不让肌肉萎缩,他还得每天做抬腿训练,每抬一次,都像是在撕扯没长好的伤口。
有好几次他都想放弃,可一想到自己已经付出这么多,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测量,他确实比术前长高了7.2厘米。
他总觉得只要熬过去这段痛苦的时期,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可半年后,麻烦来了。
拆了固定器他才发现,自己的两条腿已经变得扭曲,原来能轻松跑跳打篮球,现在走路都费劲。
左腿比右腿长1厘米,骨盆长期倾斜导致走路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向一侧歪。
O型腿畸形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明显,膝盖每活动一步都会发出“嘎吱”的声响,像是随时会散架。
走久了脚也疼得厉害,像是踩在钉子上,只要是天气变化,腿就像刚做完手术那样痛得要命。
他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整形医院咨询给他做手术的医生,得到的答案却是,这是手术风险中不可避免的结果。
这个答案浇灭了李亚诺心里的最后一点希望。
他看着自己变形的腿,想着自己花的钱、受的罪,突然觉得特别不值。
现在的李亚诺,看着自己的双腿,没有一天是不懊恼的。
他说经常会想起18岁的自己,那时候虽然因为身高自卑,可至少身体健康,对未来还有期待。
现在身高是长上去了,可健康没了,连正常的生活都成了奢望。
其实不止李亚诺,这些年,因为身高焦虑去做断骨增高术的人还有很多。
他们总觉得,只要长高几厘米,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能摆脱别人的眼光。
可真正的自信,从来不是靠身高撑起来的;真正能定义你的,也不是那几厘米的数字。
可惜,人生没有回头路,那些因为一时冲动犯下的错,往往要用一辈子来偿还。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