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辽宁女子疑子宫被装监听器 起诉医院索赔 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时间:2025-10-02 15:49:26 来源:观世记 作者:观世记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近日,辽宁一位59岁女子因怀疑医生在其子宫内安装了监听器,竟两次将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然而,经过法官调查,真相却令人哭笑不得——女子竟将医学上的囊性回声误认为是监听器。



这位来自辽宁绥中的叶阿姨,今年已经59岁。2016年,她曾在当地某医院进行过取环手术,并因身体原因接受了子宫次全切手术。术后,叶阿姨时常感觉小肚子不舒服,但并未引起重视。

直到近两年,叶阿姨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她通过手机播放歌曲时,子宫部位就会出现隐痛,并伴有宫内的回声感。而一旦停止播放歌曲,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这一异常现象让叶阿姨心生疑虑,她联想到自己曾在医院做过子宫手术,于是开始怀疑医生在手术时在她的子宫里安装了监听器。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叶阿姨前往医院进行了彩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左附件区有一个小囊肿,约2.7×2.4CM,伴有囊性回声,盆腔还有少量积液。然而,叶阿姨却将囊性回声误认为是监听器。



尽管医生多次解释,囊性回声只是一个普通的囊肿,甚至不影响健康,但叶阿姨却根本听不进去。她坚持要求医院无偿取出所谓的“监听器”,并赔偿她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面对叶阿姨的固执己见,医院和医生多次进行解释和沟通,但均无果。最终,叶阿姨一怒之下将医院告上了法庭。

法官在审理此案时,也觉得十分奇葩。为了查明真相,法官将叶阿姨送到另一间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子宫内并没有“监听器”等异物,只有囊性回声存在。然而,叶阿姨却仍然坚持认为囊性回声就是“监听器”。法官在啼笑皆非之余,驳回了叶阿姨的赔偿诉求。

一审判决后,叶阿姨不服,上诉到中院。二审法院认为,叶阿姨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该“监听器”存在于其子宫内,且系被告医院在实施节育器取出手术时放置,因此驳回了她的上诉,维持原判。



其实,从普通的科学常识就可以判断,医生在子宫内安装监听器是无稽之谈。子宫内环境潮湿、缺氧且含有腐蚀性体液,电子设备无法在其中长期工作。此外,医用植入设备需要体外充电或定期更换,无法隐匿近十年之久。而且,彩超对金属异物敏感度高,若有监听器必然会被发现。

因此,叶阿姨所述的“监听器”实为卵巢囊肿(囊性回声),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病变,可能引发腹痛。叶阿姨用手机播放歌曲时偶尔与腹痛巧合,于是形成了“被监听”的幻想,这实际上属于被害妄想症或躯体化障碍。

其实,这位快六十岁的叶阿姨,近十年一直忍受着腹部不适,这种持续的身体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当她偶然发现手机播放歌曲时有异常时——可能是电磁干扰或软件故障,就把两件不相关的事联系在了一起。这种“为痛苦寻找解释”的心理其实很常见,只是她找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的解释。

这件事也给我们带来了启发:我们的医疗系统或许需要更多“翻译者”——既能用大白话解释检查结果,又能察觉患者潜在的焦虑。如果当初有医生多花五分钟告诉她“囊肿就像个小水泡,很多人都有,不用太担心;囊性回声不是声音的回声,跟电子设备毫无关系”,也许就能避免后续这一连串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