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向华强“破产”的传闻,
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酵,热搜榜几乎被牢牢占据。
面对舆论汹涌,向太陈岚在直播间端出过亿的帕拉伊巴钻石、九龙塘十亿豪宅作证,
向佐更是转发视频怒斥“造谣无底线”。
然而,种种澄清,并没有彻底打消外界的疑问。
相反,多位知情人的爆料,却像针尖一样戳破了豪门辟谣的光鲜表象。
“绝不是空穴来风,向家的现金流早就出问题了。”
一位熟悉港澳商圈的知情人透露,真正的危机始于澳门赌场的一场“人祸”。
2023年,向华强在兰桂坊赌厅的经理,竟以其名义高息集资近10亿港元,
支付几个月利息后突然人间蒸发。
起初,向太还口口声声说会代赔,但当金额摆到眼前时,她彻底傻了眼。
最后,她只能选择永久退出澳门市场,把刚拿到的7张赌桌经营权拱手让人。
这一事实,与向太在直播中强调的“仍持有澳门赌场权益”,形成了刺眼的反差。
更大的麻烦,还在投资版图的接连失利。
知情人直言,向家赖以发家的影视产业,早就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中国星集团2024财年净亏损7699万港元;
永盛影业更是三年未产新片,只靠老片版权零星回血。
《门前宝地》2亿投资只换来145万票房,《封神传奇》更是血亏4亿。
影视早已不是摇钱树,而是个吞金无底洞。
连带的,是整个家庭的异样:
第一层质疑,落在向佐身上。
最近的一次风波,就在今年7月。
向佐因140万港元担保案被告上法庭,
虽然赌场随后澄清债务已还清,但这并非孤例。
旧账被不断翻出,人们对他的财务信誉,
以及向家的整体管理,都打上了问号。
第二层质疑,则指向向太。
69岁的豪门太太,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却偏偏拼命转战直播间。
她的带货品类从上万的奢侈手袋,到9.9元的零食、2元一片的面膜,应有尽有。
有人说她在“玩票”,可更多人认为这是“缺钱”的信号。
毕竟,她不仅创下过单场破亿的销售额,
还推出了599元的线上课程《向太向上闺蜜圈》,卖出超7500份。
但这种努力,却与公众记忆中“养尊处优的阔太”形象,形成了剧烈反差。
外界的揣测,还来自一家人的“反常动作”。
向佐频频以女装造型亮相;
郭碧婷拼综艺刷存在感;
76岁的向华强出现在综艺舞台。
这些本该稀松平常的举动,却在“破产”传闻的滤镜下,
被网友串联解读为:
豪门为了曝光、为了资金流,正在试探非常规的“自救路径”。
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了公众面前:
是豪门危机的迹象,还是外界的过度解读?
我的看法:
说实话,我个人觉得“向华强破产”的说法有点夸张。
毕竟,人家手里还有九龙塘的豪宅,
还有各种股权、产业,哪怕影视不行了,也不至于真穷到揭不开锅。
豪门几十年的积累,不会因为几次投资失利就立马归零。
但另一面,也确实能看出“钱紧”的迹象。
比如向太拼命带货,从几万的奢侈品卖到9块9的零食,
连课程都上架,这种反差本身就说明她很在意现金流;
再比如向佐屡次卷入债务纠纷,哪怕金额不算大,
却一再被媒体放大,说明外界对他们的财务状况早有疑虑。
所以在我看来,破产谈不上,但“缺钱”大概率是真的。
哪怕豪宅还在,珠宝还在,能不能快速变现就是另一回事。
豪门也是企业,本质上也是现金流游戏。
过去靠影视、赌场风光无限,现在这两块都失灵,
转头就得靠直播带货维持曝光和收入。
向家未必倒下,但神话光环已经褪了,
他们正在经历一场“有资产,却缺现金”的现实困境。
结尾:
这几年,经济环境的起伏有目共睹,不止普通人压力山大,
就连曾经被仰望的王健林,都卖万达,差点变成了限高人员。
豪宅抵押、直播带货、投资失利,看似“跌份”,
其实换个角度想,不过是同样在为生活、为局面寻找出路。
豪门也一样,行业不景气,项目砸锅,债务缠身,这些状况放在谁身上都够呛。
不同的是,他们的动作更容易被放大,体面的落差更刺眼。
可本质上,他们和所有人一样,难的时候都要咬牙撑过去。
时代的浪一来,没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豪门的体面,普通人的日子,本质都是同一场考验。
谁都难的时候,豪门也不例外。
真正能撑住的,不是豪宅珠宝,
而是面对现实的勇气和稳稳走下去的心。
#向太回应向家破产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