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9月的一天,山东的一个海关查验处,X光机嗡嗡运转,屏幕上不断闪过进境邮件的内部影像。
查验关员正专注地盯着屏幕,一封来自境外的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只见X光影像是几十个不规则的块状物,里面还隐约透着密集的小点。

关员意识到这封邮件里面东西不对劲,得开箱看看,她立刻按流程登记,将邮件转到查验台。
同事们小心地拆开外层包装,打开纸箱,里面是厚厚的黑色布料,包着着二十几个淡黄色的“小海绵块”。

仔细一看,这些海绵一样的东西竟是螳螂的卵鞘,而卵鞘的缝隙里,正有无数黑色小虫在爬动。
关员们赶紧戴上放大镜和手套,凑近观察这些小虫,它们个头极小,只有几毫米长,通体黑色,外形看着像蚂蚁,爬动速度却比普通蚂蚁快不少。

再看那些卵鞘,表面皱巴巴的,有些已经裂开小口,更多的小黑虫正从里面陆续爬出来。
“这像是某种螳螂的幼体,但从没见过这种卵鞘和幼体形态。”有着多年查验经验的组长皱起眉头,立刻决定联系专业生物鉴定机构。

很快,鉴定报告出来了,这些卵鞘和幼体是一种名字叫做“魔王幽灵螳”的昆虫,从卵鞘中孵化出的幼体足足有341只!
而这种螳螂在我国此前从未有过发现报道,属于典型的外来物种,还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螳螂之一。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提高了警惕,这些魔王幽灵螳一旦流入野外,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眼前的幼体只有蚂蚁大小,但鉴定人员介绍,魔王幽灵螳成年后体型会急剧变大。
成年后它们能长到 13 厘米,咱们平时常见的本土螳螂,个头也就它的一半多点。

它们没有自然天敌,成年后体型大、食性凶猛,会捕食本地的小型昆虫,甚至可能攻击其他小型动物,打破本土生态平衡。
更让人担心的是,魔王幽灵螳身上说不定带着咱们国内从没出现过的病菌或寄生虫,不仅威胁生态安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

海关工作人员立刻展开调查,很快查清了邮件的流转信息。
根据法律规定,国家禁止个人或单位擅自引进外来物种,海关对这些魔王幽灵螳幼体和剩余卵鞘进行了严格的安全处置,彻底消除了潜在风险。


最终,根据规定,海关对该邮件的收件人作出了罚款的行政处罚,用实际行动守住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魔王幽灵螳·】——»
有着“螳螂之王”称号的魔王幽灵螳,是目前人类已知的体型最大的螳螂种类之一。

不过它的原产地远在非洲东部,那里的半湿润热带草原、生长着小型灌木的丛林,才是它原本生活的地方。
它们小时候体长只有几毫米,通体黑色,身体纤细,成年后体长可达13厘米。
它们的身体颜色丰富,会根据栖息地的植被颜色轻微调整,起到伪装作用。

前翅平时收拢在背部,表面颜色与身体一致,受威胁时会突然展开,露出里面黑褐色与浅黄色相间的复杂斑纹。
前肢是它们主要的捕食工具,粗壮有力,布满尖锐的小刺,展开时形状就像“恶魔翅膀”,这也是“魔王幽灵螳”名字的由来。

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是要是不小心跑到我国野外,那麻烦可就大了,会造成一堆严重危害。
幼体阶段的魔王幽灵螳长的就跟蚂蚁一样,这种伪装能让它们在进入新环境后,轻易躲避当地的鸟类、蛙类、蜘蛛这些天敌的捕食。

这样一来,幼螳的存活率一下子就提上去了,没了天敌的威胁,它们就能很快在野外慢慢发展成初始种群。
成年后的魔王幽灵螳更会“隐身”,能自己调整身体颜色,跟本土的草、叶子颜色混在一起,完美融入环境。

这样一来,它们埋伏猎物的时候,猎物根本发现不了,一抓一个准。
同时那些天敌也难找到它们,既没了生存威胁,又能高效捕猎,存活下来的个体越来越多,种群就这么悄悄扩张。

而且因为它们和周围环境 “融为一体”,短时间内很难被人类察觉,等发现它们已经扩散开,想管控的时候,或许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不但如此,它们很擅长捕食,而且吃的又多,会对本土生物链造成双向冲击。

一方面,魔王幽灵螳会大量捕食蚜虫、飞虱这些小型昆虫,虽然这些昆虫部分是农业害虫,但本土的瓢虫、草蛉也是以这些小型昆虫为食的。
魔王幽灵螳的介入会抢占它们的食物资源,导致本土的益虫食物不足,反而可能间接导致农业害虫失去控制。

另一方面,成年的魔王幽灵螳作为顶级捕食者,还会捕食本土螳螂、步甲、蜻蜓等有益昆虫,甚至攻击小型蜥蜴、蛙类等脊椎动物。
这些本土生物原本承担着控制害虫、维持种群平衡的作用,它们的数量减少会直接打破食物链平衡。

而本地的鸟类,也会因为缺乏昆虫食物而迁徙离开,或者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生态多样性。
除此之外,魔王幽灵螳的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雌性一次能产30-50粒卵。
并且它们的卵鞘坚硬、抗逆性强,能在我国南方多雨、北方干旱等不同气候条件下存活,甚至能抵御短期低温。

孵化后的螳螂幼体也只需要3、4个月就能发育为成年个体,然后继续繁殖。
它们一年能够完成1-2代繁殖,加上幼体存活率高,很快就能形成庞大的种群规模。
而我国本土螳螂普遍繁殖能力较弱,多数种类一次产卵20-30粒,幼体发育周期更长,根本无法与魔王幽灵螳竞争。

到最后,本土螳螂大概率会被魔王幽灵螳逼到“绝境”,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被打破,陷入混乱。
此外,魔王幽灵螳还可能携带非洲本土的病菌或寄生虫,这些病原体进入野外后可能传播给本土动植物,引发新的病虫害,威胁农业、林业生产安全。

要是这些外来病原体刚好能感染人类,人体健康就会面临潜在威胁,皮肤接触或误食受感染的昆虫都有可能引发感染。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没收物品,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这次济南海关查获的案例就是典型警示,不要擅自购买、寄递外来活体物种,因为它们一旦流入野外,可能对本土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守护国门生物安全,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配合。

参考:
极目新闻《341只活体“魔王幽灵螳”被海关查获, 属于外来物种, 该邮件收件人被行政处罚》20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