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新网报道,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的核心助手严学峰因涉嫌违纪,已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调查。此次调查引发了外界对娃哈哈集团内部治理及股权结构的广泛关注。
严学峰目前担任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是娃哈哈体系内的重要高管之一。同时,他还在与娃哈哈关联的近190家公司中担任监事职务。此外,严学峰还是杭州讯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的经理,该公司是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唯一经销商。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严学峰在接受调查期间,未经杭州市上城区纪委同意,娃哈哈集团不得批准其出国、辞去公职,也不得批准对其交流、晋升、奖励、处分或办理退休手续。这一措施显示出调查的严肃性和对娃哈哈集团内部管理的严格监管。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是娃哈哈的实际运营主体,实控人为宗馥莉。娃哈哈集团的大部分员工、渠道资源和生产均由宏胜集团掌握。然而,娃哈哈商标目前仍归属于娃哈哈集团。今年1月,娃哈哈集团曾申请将系列商标转让给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宗馥莉在该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62.47%,达到实际控制。如商标转让完成,食品公司将拥有娃哈哈商标使用权。但截至目前,系列商标转让尚未完成,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系列商标仍在娃哈哈集团旗下。
在商标转让争议之外,宗馥莉还进行了一系列去“娃哈哈”化的行动。她要求大量娃哈哈集团员工将劳动合同转签至宏胜系公司,并将娃哈哈集团旗下公司变更为“宏盛系”。今年2月,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了“娃小宗”商标,商标分类为啤酒饮料、方便食品、食品与医药。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则名为《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内部文件,文件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不过,这份文件的落款并非娃哈哈集团,而是宏胜系企业。
此外,2025年8月27日,宗馥莉向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交实名举报材料,矛头直指杭州娃哈哈集团职工持股会24.6%股权的归属问题。这场纠纷源于2018年宗庆后主导的员工股权回购计划。当时,宗庆后以“打破大锅饭”为由,以3倍价格对员工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股权回购,转为“干股”,即员工不持有股份,但可继续享受分红。然而,2024年2月宗庆后逝世后,部分退休和离职员工开始对2018年签署的回购协议提出异议,约50余名老员工提起诉讼,质疑当年回购程序的合法性,声称公司以税后2.1元的价格“强行回购”持股会员工股份。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目前由三方力量构成: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作为国资代表持有46%的股份;宗馥莉通过继承其父宗庆后持有的29.4%股份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剩下的24.6%股份由娃哈哈职工持股会持有,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职工持股会成员只有宗馥莉一人,这意味着职工会那24.6%的股权话语权已经全在宗馥莉手上。再加上继承的29.4%股权,宗馥莉就能完全掌控娃哈哈集团。
诉讼进程的缓慢直接导致了宗馥莉的实名举报。娃哈哈法务部门对杭州上城法院的处理速度表示不满,指出原告提起诉讼后法院迟迟未立案。这种审理进展缓慢的情况促使宗馥莉团队采取强硬措施。
与此同时,宗馥莉还面临着家族内部的挑战。2025年7月,三名自称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向香港和杭州的法院提起诉讼,追索21亿美元离岸信托资产及分割宗庆后生前持有的娃哈哈集团股权。香港高等法院已于8月初就此案作出判决,宣布宗馥莉不得从建浩创投的香港汇丰银行账户提款或转账,这一禁令将持续有效至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