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日本政坛新篇: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首任女首相诞生

时间:2025-10-05 00:11:36 来源:掘金日本房产 作者:掘金日本房产

◎掘金日本房产(ID:Japan_gold)| 掘金酱


2025年10月4日,东京千代田区永田町自民党总部迎来历史性时刻。在这场最年轻首相候选人与首位政坛女首相候选人的对决中,政坛气氛被推向高潮。

13时整,295名国会议员依次投票,同步开箱的295万张地方党员票让选举充满悬念。14时10分,首轮结果揭晓: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相高市早苗获得183票,农林水产相小泉进次郎获得164票,无人获得过半数选票,选举被迫进入“一对一”加时赛。


第一次国会投票结果

15时20分,第二轮投票启幕。342张选票(295张议员票+47个都道府县支部各1票)重新洗牌。高市阵营高呼“安倍继承”口号,小泉则试图以“世代交替”理念合拢中间派。

15时55分,计票板定格:高市早苗以215票(议员181 + 地方34)胜出,小泉进次郎获得127票(议员114 + 地方13)。当开票板亮出215数字时,自民党总部会场爆发出热烈掌声,保守派议员集体起立;小泉阵营则陷入短暂沉默。

最终结果,高市早苗以88票超半数优势完成逆转,成为自民党首位女总裁。这也是自民党1955年建党以来,首次将党印交到女性手中,同时意味着她将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


按照国会日程,10月15日的临时议会指名选举将为这场投票盖上最后一枚官印。届时,高市将正式以日本首位女首相的身份,在国内外的政治场上登台亮相。

高市早苗的履历与出身

1961年3月7日,高市早苗出生在奈良市一户“双职工”家庭,父亲在丰田系零部件公司做质检,母亲是奈良县警最早一批女警。没有政治世家的荫庇,也没有东京人脉,她的人生转折点发生在1984年本科毕业时。

当时,高市早苗放弃大企业内定,报考松下政经塾——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政治家黄埔军校”。在第五期塾生里,她是唯一一名女生。1993年,32岁的高市以无党派身份在奈良2区参选,凭“地方产业再生”口号爆冷当选,自此开启“十连霸”(十次当选众议员)的征程。


1996年加入自民党后,高市早苗历任通产政务次官、经济产业副大臣、文部科学委员长、众议院运营委员长等职,被党内称作“政策通”。2006年第一次安倍内阁,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负责冲绳、科技、少子化、食品安全等跨领域事务,首次入阁就拿到“五顶乌纱”。

2012年安倍再出山,高市被任命为自民党政调会长,成为党内“三驾马车”之一,也是首位女性政调会长;2014年起兼任总务大臣,创下女性阁僚任期最长纪录。

靠自己单枪匹马花了31年时间,能从地方籍籍无名的一名女性议员,逐步走到日本第一大党派权力内阁的中枢,到今天成为第一位日本女性首相,有运气加持,但也更显手段。


政策主张与竞选策略

为了赢得选票,高市毫不避讳“安倍继承路线”旗号。她主张防卫预算GDP2%打底,还要设“经济安保相”;继续超宽松货币政策,“先通缩再通胀”路线不变;修宪议题重燃,想把自卫队写进第九条。


安倍派虽因丑闻溃散,但基层选票和筹款网络仍在。高市用“怀旧”换来派阀背书,一举凑齐夺权所需的最后几十张议员票。但与安倍“森友门”式集权不同,高市提出“数字内阁”——所有政策数据实时上云,接受民众可视化监督;地方创生预算与人口流入直接挂钩,想要一改“东京一极集中”。一句话:更右,也更IT。

中日关系展望

至于中日关系,高市会给出一个“微笑棱镜”,即表面温和,内里折射多重光束。高市在竞选手册里写:“与中国构建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但下一句就是“将以实力保对话”。具体配方包括:

  • 经济层面——推动日中氢能、碳中和合作,欢迎游客回流;
  • 安保层面——继续把西南诸岛导弹部队写进预算表;
  • 外交层面——打算利用11月APEC争取与中国双边会谈,把气候、海洋安全议题打包成“管理性对话”。

北京已迅速回应,称“希望日方相向而行”,潜台词是:合作可以,但别指望中国在安保议题上让步。两国关系大概率进入“低波动、高摩擦”区间。


女性权益立场与内阁人事

尽管创下性别里程碑,高市在当选记者会上淡化“女性”标签:“我的责任不是证明首相的性别,而是证明首相的能力。”然而,高市在女性权益上立场保守:她反对“夫妻别姓”制度,对同性婚姻态度暧昧;内阁人事上,据悉只打算给女性两个席位,比安倍时期还少,不升反降。对日本女权地位来说,她的上台像一面镜子:象征意义满分,政策红利未知。

未来挑战与内阁调整

她面临的最紧迫议题包括:年底追加预算抗通胀、推进地方数字化转型、以及明年夏天参议院选举的议席保卫战。党内观察人士认为,她需要在保守理念与民意之间找到微妙平衡,才能避免重蹈“一年一相”的覆辙。

据自民党内部消息,高市计划保留财务大臣与官房长官职位以维持市场信心,同时起用年轻议员担任经济产业、数字化大臣,以展示“世代融合”。新内阁名单预计将在10月5日的临时阁僚会议上正式公布。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公务员,看这票数,高市如果不能整合内部力量,能不能干满一年还是未知数。从奈良的农家女孩到永田町的主人,世界在看(G7里唯一没出过女领导人的),日本也在看,第一位女首相,能否打破“短寿”的诅咒,以及会把日本带向更倾右惊险的水域,还是更开放的未来?答案,从明天起开始书写。

想更快了解到日本最新热点资讯、日元资产投资动向分析等信息,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内部群】,第一时间阅读日本大小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