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年内运营,静态验收完成助力京津冀交通

时间:2025-10-05 20:21:17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日前,国铁集团发布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目前已完成静态验收工作,计划年内投入运营。作为北京东部未来新的交通枢纽,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全部建成后,乘客从副中心站出发,15分钟即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站,1小时内可抵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极大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副中心站的设计实现了铁路车站与城市交通枢纽的深度融合,使得各种交通方式间的衔接更加顺畅。记者此前采访时了解到,副中心站枢纽内将融入城市航站楼的值机功能,未来还有望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进一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日前,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已完成静态验收。图源:国铁集团

地下共分为三层,接入多条国铁、地铁线路

副中心站枢纽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确定的服务全国的客运枢纽之一,也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该枢纽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紧邻东六环路,总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

副中心站枢纽地下结构共三层,其中B3层为城际铁路站台层,站台规模为8台14线;B2层为城际铁路候车厅层,以轨道交通换乘功能为主;B1层兼具进站功能和城市功能,分布有城市通廊、下沉广场、商业步行街等。

副中心站枢纽地下建筑规模庞大,接入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和平谷线、M101线、既有6号线等多条城市地铁线路。结合连通北京两大机场的规划S6线,站内还将集成值机和行李托运等功能。该枢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集成2条城际铁路、1条国铁干线、5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

副中心站枢纽投入运营后,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对于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城市间的联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副中心站枢纽地下结构共三层,其中,B3层为城际铁路站台层。图源:国铁集团

“京帆”屋盖设计,每年省下3200台家用空调的夏季制冷量

随着开通日期的临近,这座大型铁路交通枢纽站也展现出了它的独特样貌。副中心站枢纽最引人注目的是十片“京帆”屋盖,目前已正式亮相。“京帆”也是副中心站枢纽唯一的地面部分,而枢纽的最深处能达到地下30余米。

记者注意到,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全封闭屋盖,副中心站引入大运河元素,屋盖采用钢结构双层设计,上部为镂空造型的“帆”,下部为类似水立方外立面透明的“膜”,取名“京帆”。阳光能够穿透屋面并照射到地下车站,为乘客带来独特的出行体验。

地上部分标志性建筑——“京帆”屋盖,设计造型独特,充分运用运河文化元素。在“京帆”屋盖下方,是车站的采光井,阳光能透过“京帆”被引入地下30多米深的候车站台层。

“京帆”屋盖所采用的“双层共构”设计不仅解决了地下空间的照明问题,增强了屋盖的保温隔热性、稳定耐久性,还融入绿色节能建造技术,如穿孔遮阳板设计、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等。每年可减少热负荷520万千瓦时,相当于3200台家用空调的夏季制冷量。

由于枢纽的绝大部分功能性结构都位于地下,地上部分仅保留出入口和“京帆”屋盖,从视觉角度上看,并没有将城市道路割裂开,反而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副中心站枢纽外的广场上,还建有一些可供市民旅客小憩、停留的休息区。


副中心站枢纽最“吸睛”的是十片“京帆”屋盖,这也是该枢纽唯一的地面部分,兼具采光照明和保温隔热功能。图源:国铁集团

京唐城际铁路正开展联调联试,将接入副中心站

除了车站方面的进展外,年底即将接入副中心站的京唐城际铁路也正在开展联调联试。

9月25日23时58分,55002次检测列车从燕郊站开出,于9月26日0时13分抵达新建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标志着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为线路开通运营做最后冲刺。联调联试是新线正式运营前对各个系统最全面的检验和测试,采用检测列车、综合检测列车、测试动车组和相关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测试。


京唐城际铁路年底即将接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目前正开展联调联试。图源:国铁集团

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接入天津至秦皇岛高铁唐山站,线路全长1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燕郊、大厂、香河、宝坻、玉田南、唐山西、唐山8座车站。除在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外,京唐城际铁路已于2022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

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段计划于今年年内建成通车。届时,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成为重要铁路交通枢纽,可实现与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宝坻区、天津市北辰区等地的便捷直达,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地区之间的联系,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王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