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颠覆认知!新理论称宇宙或为巨大硬盘,暗物质是宇宙记忆?

时间:2025-10-08 02:48:14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 作者:徐德文科学频道



科学家可能发现了暗物质的本质——它并非一种新粒子,而是宇宙自身留下的‘记忆’!这一颠覆性观点来自莱顿大学弗洛里安·诺伊卡特(Florian Neukart)团队最新发表的论文《信息井与循环量子宇宙中原始黑洞的出现》,其理论框架‘量子记忆矩阵’(QMM)试图弥合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百年裂痕,并揭示暗物质、暗能量及宇宙起源的终极谜题。

你是否想过,我们生活的宇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硬盘?

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两大支柱——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始终无法统一。它们分别统治宏观与微观世界,却在黑洞边缘激烈冲突。然而,诺伊卡特团队提出惊人假设:宇宙最底层的逻辑或许不是物质、能量或时空,而是信息

该理论认为,时空并非平滑连续,而是由普朗克尺度的微小‘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都具备记忆功能。这意味着,你每走一步,都会在宇宙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被时空永久记录。

根据‘量子记忆矩阵’(QMM)理论,任何粒子或力的相互作用在穿过时空单元时,都会留下‘量子印记’。宇宙正以自身结构书写一部永不删除的日记。

这一设定首先解决了物理学最大悬案之一:黑洞信息悖论。传统观点认为,物质坠入黑洞后信息会消失,违反量子力学‘信息不灭’定律。但QMM理论指出,信息并未丢失,而是被时空‘备份’——当物质坠入黑洞时,其携带的信息会被刻印在周围时空单元上,即使黑洞蒸发,信息仍融入宇宙结构,永不消失。

解决黑洞难题后,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宇宙。在‘宇宙大反弹’循环模型中,他们发现:上一个宇宙周期的信息印记不会均匀分布,而是像未冲匀的咖啡粉般聚集。计算表明,这些高度聚集的信息区域会产生类似‘无压尘埃’的引力效应。



这正与占宇宙质量85%的暗物质特征吻合!几十年来,物理学家苦苦寻找构成暗物质的神秘粒子,而QMM理论却揭示:暗物质可能根本不是物质,而是宇宙上个周期的‘记忆文件’!这些由纯信息构成的区域因引力强大,被命名为‘信息井’(Information Wells)。它们不发光却能施加引力,完美解释了星系旋转速度异常等现象。

更疯狂的是,‘信息井’不仅是暗物质的来源,还是宇宙第一代黑洞的‘母亲’。在宇宙大反弹后,若某个‘信息井’的信息密度超过临界值,便会在自身‘信息引力’下瞬间坍缩,形成原始黑洞(PBH)。

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暗物质本质,还解决了原始黑洞起源问题,堪称‘一箭双雕’。为验证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可检验的预测: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存在微弱特殊信号(μ-畸变);
  • 宇宙中弥漫着来自远古的引力波背景,强度恰在脉冲星计时阵列探测边缘;
  • 原始黑洞丰度未违反现有天文观测限制。



下一次仰望星空时,不妨想象:你看到的不仅是亿万年前的光,还有宇宙跨越轮回的记忆。我们,或许正生活在一个巨大的记忆硬盘中。

需要强调的是,这项研究目前仅发布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尚未完成严格的同行评审。它究竟是迈向‘终极理论’的革命性一步,还是美丽的大胆猜想,时间与宇宙自身将给出答案。



参考文献:

Neukart, F., Marx, E., & Vinokur, V. (2025). Information Wells and the Emergence of Primordial Black Holes in a Cyclic Quantum Universe. arXiv:2506.13816v1 [physics.gen-ph].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