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两大百亿影帝也不灵了!张艺谋,这就是为啥我们不愿去影院的答案

时间:2025-10-08 13:40:51 来源:小丸子的娱乐圈 作者:小丸子的娱乐圈

国庆档票房,真一片凄风苦雨。

热门景区依然人潮如织,电影院却始终喧闹不起来,所有电影的预测,天天往下掉,能破十亿的一部没有,能过五亿的都算烧高香。



要知道,2014年的国庆档,电影《心花路放》拿下11亿,

之后的这一档期,都会冲出来一部过十亿的头部电影,市场特别火热的时候,都能达50亿之多,即2021年的《长津湖》。



假期过半,随着被寄望于黑马的《震耳欲聋》上映,反响也一般。

可以预见,到国庆档结束,也难有一部十亿电影,实乃十年以来头一遭。



电影人们,窥见中国电影没有活力,不景气,一度试图“教育”观众。

前有张艺谋,吐槽3分钟的短视频电影解说,藏都不藏的愤愤难平,急切的呼吁大众能走进影院去看电影。



后有成龙,张嘴就来,“能在电影院认认真真看完一部,将来一定不得了。”



观众何以在电影消费上,钱袋子捂得更紧,

抛掉大环境这一外因,就冲国庆档整体质量而言,拍电影的都在糊弄,难道指望看电影的真心买单?



像是最应景的主旋律题材,三部曲播到最后一部的《志愿军》。

将主视角放到谈判桌上,边打边谈,串起几个著名战役。



文戏拍得动人,战争戏拍得震撼,陈凯歌有始有终的交上一份还算及格的答卷,却也暴露他作为一位父亲的野心。



编一原创角色孙醒,给儿子陈飞宇演,

其他演员,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残酷的战场没有主角光环,唯独他,战神一般,坚挺的贯穿三部曲,一部能领一段高光戏。



虚构的人物,大书特书,真实的英雄故事,却浮光掠影。



这一档期,还能发现一现象,就是曾经堪称票房灵药的影帝们,号召力似乎都不行了。



像是邓超,很早就破百亿的男演员,

奈何这些年痴于做导演,走了弯路,被人接连超越,起初票房排位榜上,还是排头兵,再回首,已经掉到二十名开外。



大银幕上的邓超,说起来真是久违。

综艺中持续曝光,搞笑耍怪深入人心,都快忘记他是一个会演戏的好演员。



在电影《刺杀小说家2》里,邓超领衔饰演赤发鬼,

在前一部,这一角色是贼烧钱的特效形象,到第二部,邓超接演真人版,时而发邪,时而鬼魅,时而又邓超本色流露,很神经质,出其不意的逗观众一乐。



能感觉到,邓超演得很卖力,他的所有技能,被导演路阳开发出来,

既得能打,高难度的招式都亲自上阵。



也得会演,贪婪、邪恶、孤寂跟执念的情绪,都要清晰的显在脸上,从眼神,及细微抖动的肌肉群中层层递进。



一到喜剧段落,邓超还得从正经的角色状态中暂时抽离出来,无厘头起来。

一枝独秀,没浪费任何特写。



奈何剧情硬伤,各种广告突然植入,

明明很燃,却也激起大批观众的睡意,统一反馈乱七八糟,想拍出天马行空的感觉,实际呈现却想象力贫瘠。



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邓超的观感,很多人又持不一样的看法,觉得他所有的表情,都在综艺和平常抽象的状态中见过,前一秒狰狞的愤怒,生怕下一秒绷不住笑出来。



越是性格鲜明,越是被观众清清楚楚记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演什么,看着都出戏,很难相信是戏里的那个人,再会演,都无法代入角色,邓超就是典型。



嘻哈惯了,再严肃不起来,综艺上露的脸,终是透支整个演员生涯来偿还。



另一不灵的影帝,则是黄渤,

这两年,他步伐明显慢下来,戏约大减,被鲁豫问及原因,得到的答案,和大多名演员被迫在家“抠脚”的困境类似,

“一周能接到5到6个剧本,但90%都不行。”



宁缺毋滥,除非感兴趣的项目,不然都把精力投到雕塑上,

另一方面,黄渤还有健康的隐忧,俩至亲极大概率会遗传下来的阿尔兹海默症基因,像个定时炸弹,伴随着他,恐惧、焦虑。



许久不活跃,偶尔出来一下,按理说观众该觉得新鲜又期待。

然而,黄渤贵为百亿影帝,至今仍在票房榜前五里躺着,很多人却将他开除一线影星的队列,甚至断言,再没票房号召力。



像新电影《浪浪人生》,热档期里上映6天,才过亿,权威预测最终票房落点在3亿出头。



这样的成绩,在黄渤以往的战绩中是倒数的,可老话讲,好汉莫提当年勇,黄渤的号召力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要说问题出在哪?

大抵是从他在春晚舞台上,潇洒的踏着跑步机,就渐渐变味了。



过去,黄渤身上,有很纯粹且原生态的表达,

而今他最擅长的小人物,却驾驭得极为勉强,从陈佩斯的《戏台》里就暴露,一地位很低的旧社会小厮,却满心满眼透着一种强烈的自信。



模样神态仍有小人物的那股“形”,最关键的魂却丢了。



在电影《浪浪人生》中,

黄渤饰演一位落魄中年,脾气很东亚父亲,到底有十几年功底在,特容易处处油腻爹味的角色,被黄渤处理得倒有一种混不吝的生活智慧。



黄渤同样被韩寒用到极致,

一出场,瘸着腿的提供笑料,中间又转为悲情演法,后来画风再一转,拐到热血体育题材上。



乏味的剧情、尴尬的桥段就像一艘四面八方漏水的船,全靠黄渤一个人在那舀水两小时撑到了结尾。

最后他饰演的老爹去世,电影也结束了。



明明男演员的正当年,黄渤却总被业内用来托举后辈年轻电影人,陪衬完王一博,又带起范丞丞,他的发挥空间,被分走一大半。



有人说,是邓超、黄渤的影帝时代过去,

倒不如说,是大众审美提高,电影质量本身越来越与票房成绩挂钩,演员的职能,是添彩,而非一扑就被推出来成为粗制滥造的“背锅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