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足协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评议结果,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中甲赛场上一例导致广西外援阿萨莫阿颈椎骨折的冲撞犯规事件。在中甲第25轮广西平果与重庆铜梁龙的激烈对决中,重庆球员张志雄在边线附近的一次推人动作,意外地将广西外援阿萨莫阿推倒,致使其重重撞上场边广告牌,随后被紧急送医抢救。
据医院诊断,阿萨莫阿遭受了C5、C6椎体骨折错位的严重伤害,存在高位截瘫的巨大风险。这一突发状况立即引起了赛场内外的广泛关注,广西平果俱乐部也在赛后第一时间向足协提出了上诉,希望能够对张志雄的犯规行为进行更为严厉的处罚。
然而,足协评议组的最终认定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们认为,张志雄的此次犯规虽然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本质上属于“鲁莽”行为,而非“暴力行为”,因此维持了当值裁判出示的黄牌判罚,VAR系统也未介入此次判罚。这一结果与阿萨莫阿所遭受的严重伤害形成了鲜明对比,瞬间引发了舆论的广泛热议。
广西平果俱乐部在申诉中明确表示,张志雄的冲撞犯规行为至少应该被出示红牌,并应追加处罚。但足协评议组却一致认为,张志雄的行为虽然鲁莽,但并未达到严重犯规甚至暴力犯规的标准,因此黄牌判罚是恰当的。同时,足协也指出,阿萨莫阿的重伤存在意外情况,并不能直接说明张志雄犯规的严重性。基于这些理由,足协驳回了广西平果的申诉,维持了原判。
然而,这样的评议结果并未能平息舆论的质疑。许多人认为,导致球员生命危险的犯规行为若仅被视为“鲁莽”,那么何种行为才够得上“暴力”的界定呢?足协在处理类似案例时,如定南赣联球员踩踏对手腹部的行为,曾明确将“非争球目的且造成伤害”的动作定义为暴力行为并出示红牌。而在此次事件中,张志雄在背后的推人动作显然并非以争抢球位为目的,更像是一种情绪发泄,这样的判罚尺度和标准不一确实令人费解。
近年来,足协在努力提升裁判透明度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如公开评议报告、邀请媒体监督等。然而,专业规则与公众认知之间的鸿沟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弥合。例如,欧洲杯等国际赛事中鼓励身体对抗的尺度与国内联赛的判罚标准就存在明显差异,足协需要明确是否与国际接轨,以统一判罚标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足协强调场边广告牌距离边线3米“符合国际标准”,但阿萨莫阿的重伤事件无疑暴露了硬质广告牌在高速对抗中的安全隐患。相比之下,欧洲联赛多采用缓冲式设计以减少球员受伤的风险,而国内赛场此类防护措施尚未普及。足协对基础设施的监管短板在此次事件中被进一步放大,未来需要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