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据权威媒体报道,由于乌克兰方面持续对俄罗斯的炼油厂、油库、油气管道、码头以及泵站等关键能源设施发动袭击,俄罗斯不得不加大原油出口力度,并采取降价策略以应对当前困境。
自8月初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发动了超过30次的袭击行动,导致俄炼油厂遭受重创,炼油产能损失高达40%-45%。这一系列袭击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国内汽油和柴油的供应紧张,迫使俄罗斯增加原油出口以弥补国内燃料短缺。
尽管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有所增加,但其港口设施已接近承载极限。特别是波罗的海的普里莫尔斯克港和乌斯季卢加港,以及黑海的新罗西斯克港,这些港口要么运输量已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要么全年依赖泵站来增加运输量,以应对出口需求的激增。
数据显示,10月份俄罗斯炼油厂计划日加工石油486万桶,相较于7月份减少了48.4万桶。与此同时,油轮运输追踪数据显示,俄罗斯的日原油出口量增加了43.5万桶,显示出其出口策略的调整。
由于制裁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被迫通过更多影子船队来出口原油。然而,为了吸引买家,俄罗斯不得不向客户提供更高的折扣,这进一步导致其能源收入下降。
由于炼油厂对原油的需求减少,一些油井可能面临被迫永久封闭的命运。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原油出口激增,但其进口汽油和柴油的数量也达到了历史高峰,显示出国内燃料市场的紧张局势。
以白俄罗斯为例,9月份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汽油出口量增长了四倍,约有4.9万吨(相当于1.45万桶/天)的汽油通过铁路从白俄罗斯炼油厂运往俄罗斯。然而,尽管俄罗斯大量从亚洲进口汽油,但仍无法完全缓解国内燃料紧张的局面。
目前,俄罗斯的能源经济正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如果乌克兰继续对俄炼油厂等目标发动袭击,即使俄罗斯继续降价出口原油,买家也可能无法接收如此大量的供应,俄罗斯的能源市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