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第一高楼正式启用,‘金芦苇+牡丹花’造型太炸裂!
近日,雄安新区启动区核心地段迎来历史性时刻——高230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雄安国际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这座融合‘金芦苇’自然意象与‘牡丹花’文化符号的双子塔建筑,以独特的双造型设计成为京津冀地区最受瞩目的城市新地标。

双造型设计诠释生态与人文
项目总设计师王教授介绍,主塔以‘金芦苇’为灵感,通过流线型玻璃幕墙与金属格栅的交织,模拟芦苇在风中摇曳的动态美感。副塔则采用‘牡丹花’层叠绽放的造型,花瓣状的外立面由3000余块异形玻璃拼接而成,在阳光下呈现渐变色彩效果。
‘这种双造型设计不仅体现了雄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将白洋淀芦苇荡的自然景观与燕赵大地的牡丹文化进行艺术化转译。’项目负责人表示,建筑高度230米的选择也暗合雄安‘三线一单’生态管控要求,确保不影响区域航空安全。
智慧内核赋能未来之城
作为雄安首个获得LEED铂金认证的超高层建筑,该项目集成多项前沿技术:
- 全球首例应用‘磁悬浮减震系统’的超高层建筑,可抵御8级地震
- 采用光伏一体化幕墙,年发电量达120万度
- 部署5G+AI智能管理系统,实现能耗动态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标杆
该项目由中建集团联合新加坡凯德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达86亿元。作为雄安‘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中的核心功能载体,未来将集聚金融、科技、文化等高端要素,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
‘从2021年桩基施工到如今启用,我们创造了超高层建筑建设的‘雄安速度’。’项目工程总监指出,通过BIM+装配式建造技术,主体结构施工周期缩短40%,实现‘零事故、零污染’的绿色施工目标。
城市美学新范式
建筑夜景照明采用‘白洋淀晨曦’主题设计,通过2.8万盏LED灯的智能调控,在暮色中呈现从芦苇青到牡丹粉的渐变光效。这种将自然光影与城市天际线结合的创新手法,已获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卓越奖提名。
‘这不是简单的地标建筑,而是一部立体的城市宣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评价道,‘它标志着中国新城建设从功能导向转向文化价值创造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