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朱雨玲荣获美国大满贯女单冠军,用战胜疾病后强势回归的战绩赢得满堂彩。
谈及过去复出的一年,她也用“惊喜、勇敢、热爱”三个词形容。
可这背后,她却遭遇了很大的网络暴力。
新华社的采访中,她就坦言了自己的困境。
而在当今乒坛,受此困扰的又何止她一人。
孙颖莎、王楚钦也曾是受害者。
01
朱雨玲,16岁便进入了国家一队训练。
20岁和刘诗雯一同拿到了世锦赛的女双金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包揽了2014年到2016年三年间的全锦赛女单金牌。
要知道,国内都是高手,特别难打。
这一点,早就得到了马龙陈梦等人的肯定。
这样亮眼的成绩,也让她和樊振东一样成为了里约奥运会的P卡成员。
那时,女队的主力还是刘诗雯、丁宁和李晓霞三人。
而拿到女团金牌后,李就退役了。
丁宁此刻已经是大满贯选手了。
现在我们都知道,她没能走到东京。
这也就意味着下一届的奥运会一下子空出了两个名额。
朱雨玲,就是很被看好的选手之一。
2017年,她不仅拿到了亚洲杯单打金牌,还拿到了世界杯单打金牌。
排名更是直指世界第一。
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她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竞技状态。
2019年,随着她再度拿到亚洲杯女单金牌,她实现了这个项目的三连冠。
2020年,队内直通釜山世乒选拔赛上,朱雨玲依旧是女子单打第一名。
可仅仅 7个月后,她就因身体原因缺席奥运会模拟赛。
东京奥运会结束一个多月后,她又在社交平台晒出住院照,让球迷揪心不已。
但疾病没能压垮这个骨子里透着韧劲的姑娘。
2022年,她一边攻读博士学位丰富自我,一边接手家族企业扛起责任。
尤其是后来去天津大学任教后,更加坚定了要复出的想法。
为国而战的信念驱使,让她在2024年取得澳门居民身份。
虽与三大赛无缘,但WTT赛事成了她重返赛场的新舞台。
同年9月,巴黎奥运会后的澳门站,成了她梦想的新起点。
尽管第二轮就遇上实力强劲的王曼昱,很快止步。
也是这次比赛,给她清晰的定位。
但首轮赢后,她就表示能站在赛场就跟做梦一样。
这份坦然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之后的日子里,她频繁亮相各类赛事。
今年的新加坡大满贯,她输给了蒯曼无缘四强。
仁川冠军赛又败给王艺迪,无缘决赛。
终于在今年7月的美国大满贯上,她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次,她接连战胜了王曼昱和陈熠两位女队选手。
自此,朱雨玲的世界排名再度进入世界前十。
而最新的数据中,她也成为了外协第一。
回看朱雨玲的经历这几年,本应收获满屏敬意,可总有一些人,偏偏带着恶意向她袭来。
02
也是自她美国站有了成绩后,她遭遇了多轮的网暴。
她压力很大,甚至不敢出门。
很显然,这样无端地指责和质疑,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生活和训练。
作为顶级球员,他们都有大心脏。
而对朱雨玲来说,也不能忍耐。
她可以接受一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却不能忍受对她的侮蔑。
甚至对朱雨玲来说,她生病也和隐忍有关。
如今,她好不容易病愈归来,一切都要以自己的身体为主。
更别说,一再地忍让反而给那些人创造了机会。
所以,在网上出现她欠钱不还的消息后,她赶紧拿起了法律武器。
9月份的澳门冠军赛期间,又出现了干扰他正常参赛的事情。
哪怕去海外打联赛的消息传出,都有人攻击她。
其实,对如今的朱雨玲来说,没有完备的训练体系,只能通过比赛来练习。
这份委屈,在新华社10月9日发布的有关朱雨玲的访谈里再次被提到。
“我是一个不会与他人正面冲突的人,但这件事让我有了心理创伤,会有内耗,会有打到我内心脆弱的地方。”
“心理医生开导我,人是有情绪的,这是正常的本能反应,所以我通过社交媒体发了声,我相信法律会还我清白和公道。”
这份“不再隐忍”的发声,不只是清者自清的证明,更是对网络暴力最有力地反击。
更糟糕的还是朱雨玲的遭遇并非个例,国乒队里的年轻队员,同样没能逃过网络暴力的伤害。
03
谈及如今国乒的当家人,总绕不开王楚钦和孙颖莎两人。
两人是男(女)线改积分规则后首位破万的运动员。
莎头可谓是合则天下无双分则各自为王。
8年的默契,可不是说说而已。
随着两人拿下今年北京大满贯的混双金牌,球迷亲切地称呼两人为“混双老祖”。
两人自2017年配对以来,就斩获了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多个大赛的金牌。
这胜率无论何时都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即使这个周期“栋曼”等组合表现非常亮眼,但关键时刻还得看莎头。
今年的世锦赛足以说明一切。
连许昕都说,她和刘诗雯还在当打之年之际遇上莎头也不好打。
甚至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两人顶着36的世界排名,也没训练几次,拎拍就上都能拿第一。
而成绩的背后,是两人的单打成绩都没有掉队。
早在2017年,孙颖莎就通过两站比赛空降世界前十。
绕过替补直接在2021上奥运会是什么水平就不多说了。
而自2022年登上世界第一后,她的位置无人能撼动。
如今,她已经是手握四个三大赛金牌的实力选手了。
光今年,她参加了10站比赛,9次打入决赛,6次获得冠军。
王楚钦在今年也取得了六冠。
尤其是在队内如今整体实力下降,男线竞争力大涨之际,是他再一次独守全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在今年以左手将的身份拿到了世锦赛男单金牌,分量极重。
然而,围绕着这两位领军人物的网暴就没有停过。
早在莎莎凭借实力获得东京奥运会单打资格后,就有人质疑她凭什么。
两次在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又有人嘲讽她的千年老二,还恶毒地表示她是下一个王皓。
今年多哈世乒赛女单总决赛期间,还有人在现场高喊孙颖莎别遮了。
甚至还出现了侮辱性的词汇。
而王楚钦也是如此,打扮了被骂不务正业,不打扮就被骂丑。
巴黎输球后,恶意更是朝他涌来。
即使显现,依旧有人拿32强等字眼嘲笑她。
甚至王楚然上热搜,他都被骂。
那段时间,状态不好的他输了很多比赛,可以想象他被骂得多惨。
今年世锦赛赢了,赛后还要给他造谣恋情。
明明没参加瑞典站,还有人发文表示他的签位太好了。
上一站北京大满贯,身兼三项的他明明已经累到喘气了,还有人猜测半决赛是向鹏让球。
可以说,这些毫无根据的话,真的一次次扎在运动员的心上。
而朱雨玲选择不再隐忍、果断拿起法律武器,恰恰给了所有被网暴困扰的运动员一个范本。
结语
朱雨玲的 “不再隐忍”,是对恶意的反抗,更是对尊严的捍卫。
孙颖莎、王楚钦的经历也让我们明白,运动员不是 “流量靶子”。
也希望球场能少了这些不好的声音,让小白球再纯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