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导盲犬芬迪后续:接回基地后健康告急,康复之路引发关注

时间:2025-10-14 01:01:23 来源: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作者: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17小时泰山夜爬,导盲犬芬迪差点把命搭进去。”这条消息一经曝光,便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刷到相关视频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狗都瘸了,主人还在笑,这是人吗?”然而,在急于指责之前,我们或许应该更深入地了解事情的全貌。

将画面放大,可以看到芬迪胯骨一抖一抖,就像老式洗衣机甩干桶失衡一样,每一步都透露出它的痛苦。但它没有停下,因为背上的牵引绳还紧紧攥在主人王某手里——那是它工作的信号,只要绳子不松,它就得继续履行职责。

大连导盲犬基地得知情况后,连夜将芬迪接回,并进行了X光检查。结果令人揪心: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外加肌肉撕裂,体重还超标了一圈。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腰椎间盘突出+重度劳损+肥胖”。医生直言,如果再爬一次山,芬迪可能就得坐轮椅了。

事后,王某写了一封道歉信,表示愿意承担全部医药费,并关闭了自己的店铺。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纷纷质疑:“早干嘛去了?”其实,王某将芬迪当作“超人”的心态,并非个例。去年,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38%的人真心认为导盲犬应该是24小时贴身保镖,能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但我们要明白,导盲犬再聪明,也只是狗,它们不是钢铁侠,无法承受过度的劳累和伤害。中残联此次也明确表态,从明年起,登山、马拉松、沙漠徒步等高强度活动将被列入导盲犬使用的黑名单。

这一消息一出,评论区立刻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残障人士就不能有诗与远方吗?”另一派则坚决反对:“狗命也是命,先保障活着再谈远方!”双方争执不下,却没有人问王某为何非要冒险爬山。

直到有人扒出王某去年的朋友圈:“想证明看不见也能站到1545米的高度。”这句话,透露出他长期以来因盲道被占、公交拒载、面试被拒等遭遇而积压的怨气。芬迪,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登山杖”。

基地方面表示得很委婉:“康复后不排除更换使用者。”换句话说,就是芬迪与王某的搭档缘分可能到此为止。对一只狗来说,这是否意味着“卸磨杀驴”?不,这是为了保命。导盲犬的服役期只有8-10年,而芬迪已经5岁了。如果再折腾一次,它的后半生可能就得在止痛药中度过。

好在科技终于跟上了人们的情绪。山东科技大学最新研发的“导盲犬运动手环”,能够实时监测导盲犬的心率和关节压力,一旦超标就会发出警报。这样,即使主人再热血,也得听从数据的安排。芬迪有幸成为了首批使用者,戴上了001号手环。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骂战最激烈的那几天,某公益平台的导盲犬项目捐款却暴涨了370%,排队申领导盲犬的队伍从南京排到了哈尔滨。有人调侃说:“骂完记得打钱,这才是互联网的正确姿势。”

说到底,这件事撕开了两个残酷的真相:一是残障人士想要“像普通人一样折腾”,却常常只有一条狗作为他们的通行证;二是狗愿意陪你去天涯海角,但天涯海角不应该包括让它们残废的山路。

下次再看到“带导盲犬挑战极限”的热搜时,先别忙着感动。点开图片,看看狗的后腿是不是在抖。如果抖,点个赞就滑走,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救命之举。

如今,芬迪每天都在做水疗、吃减肥餐,偶尔还会偷啃康复师口袋里的鸡胸肉。它不会上网,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成了热搜。我们只希望三个月后,来接它的新路线是平地、是超市、是地铁,是任何不需要“证明”的平凡日子。别再让它用骨头替人类圆梦了,那根本不是荣耀,而是沉重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