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没影,广告先来!詹姆斯‘决定2’戏耍全世界,这次真把人整烦了。当球迷们翘首以盼,期待着詹姆斯可能宣布的重大决定时,等来的却是一场轩尼诗的商业广告,这种落差感让全球球迷直呼被‘消费’了。
詹姆斯要退役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球迷们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然而,人影没见着,轩尼诗的广告倒是先冒了出来。这几天,大家的心都跟着悬着,等了老半天,绕了一大圈,全世界球迷仿佛陪着看了一出酒的广告。
这套路,老詹看来是玩明白了。前阵子,社交媒体上就开始暖场,短视频、氛围音乐轮番上阵,媒体那边也是猜什么的都有,是不是要退役,还是转到幕后?毕竟,22年的职业生涯,历史得分王,儿子布朗尼眼看就要进联盟,这时间点怎么看都像是要告别了。
直播间那气氛搞得跟毕业典礼一样,结果画面一转,轩尼诗的酒瓶子跳了出来,满屏都是广告,球迷们都看愣了。当年那个‘决定1’,2010年那会儿,勒布朗一句‘把天赋带到南海滩’,克利夫兰那边球衣都烧了,球迷们哭成一片,骂声到处都是,那可是实打实的情感。
现在十五年过去了,詹姆斯又把同样的场景搬出来,玩了个商业包袱。球迷看完,心里头就一句话,你这不是逗我玩呢。詹姆斯的商业头脑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可这次拿‘决定’来做广告,粉丝们有点不知道说啥好。球迷本来等着的是一场篮球的告别,结果被虚晃一枪,守着直播大半天,最后就看到一瓶轩尼诗。
美国那边的球迷都在说,这就是勒布朗,什么都能演。‘决定2’比‘决定1’还扯,晚节不保。一个新秀玩这种梗大家还能笑一笑,詹姆斯这个级别的,大家就不是来看个乐呵了。今年六月也搞过一次差不多的,社交媒体上喊话说要宣布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决定,大家又是紧张又是期待,结果出来还是广告。
这回还升级了,广告的本子直接套用‘决定’。主持人也陪着开起了发布会,台词学得一模一样。广告里说‘让我在当好东道主方面,获得最佳致胜机会’,跟当年去热火那句‘winning chance’一个味儿。把自己当年改变联盟格局的画面,拿来卖酒,球迷直接就说你不喝轩尼诗也能赢,喝了广告输了尊重。
每次‘退役’的话题一出来,流量立马就上来。社交平台的热搜、话题、播放量全都满了。詹姆斯自己心里肯定门儿清,先用情怀把人拉过来,再把广告给推出去。这节奏,是新时代的流量玩法。可粉丝也不是傻子,情感这东西用多了,人很快就腻了。
‘勒布朗不是要退役,他是个广告永动机’,有人在网上这么讲。确实,冠军、金牌、纪录,22年的职业生涯,没人能否认他在篮球历史上的地位。40岁了还在联盟顶尖水平,身体状态简直不像话,这事儿本身就没人能做到。可‘决定2’一出来,就有种说不出的疲惫感。
他越来越不像个球员,更像个商业符号。年轻球员还在琢磨怎么打得更好,詹姆斯在研究怎么拍纪录片。真人秀和广告搅和在一起,他自己喜欢自己的决定,球迷的感受却变了。这事儿本身就像个小小的影子,今天的NBA越来越像娱乐圈,比赛成了商品,球星成了IP。
故事变成了广告,曝光度比赢球还重要。詹姆斯是这里面玩得最溜的。那个神话也就慢慢地掉色了。中国球迷从他进联盟开始一路看到现在,年轻时候是‘天选之子’,后来跟勇士死磕,再到布朗尼进NBA,大家一起看着。
最近贴吧、微博、B站上不少人都在说他更像个商人。还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怕广告停了才不退役。当然也有人替他说话,40岁了还在打,拍个广告没什么。可大半夜守着直播看广告,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堵。
2010年的‘决定1’,詹姆斯是赌上了自己的青春就为了个总冠军,背着家乡的骂名去了热火。2025年的‘决定2’,他想要的是商业版图和流量。这事儿没有谁对谁错,就是时代不一样了。那个纯粹为了篮球拼命的詹姆斯,已经变成了个精打细算的生意人。
退役的事儿还没个准信,新赛季第23年,历史第一人,湖人宣传还带着布朗尼,联盟更是巴不得他多打几年。不过现在球迷的心态变了,怕的不是他退役,是哪天又来个‘决定3’。广告换成可乐还是耐克,谁也说不准。
传奇没问题,他已经赢够了。真正的伟大,不只是看合同和数据,怎么漂亮地退场才是更难的。‘决定2’这事儿,就像有人说的,英雄开始扮演自己,神话也就差不多到头了。还能不能再拿个冠军,谁也不知道。
可‘詹皇’这两个字,现在多了一层广告的味儿,少了点原来那种信赖感。篮球是需要故事,但不是被拿来消费的故事。真正的决定,不会在广告词里,也绝对不会在轩尼诗的瓶子上,它还是在那个他愿不愿意拼到最后一秒的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