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CTV今日说法
“主要是对他们的服务不满,不管是卫生还是其他管理方面,都不怎么行。”——这是江苏昆山某小区业主对原物业公司的集体吐槽。
服务差引众怒,业主集体维权
2022年5月,昆山市某小区门口聚集了数十名业主,他们举着“还我公共收益”“严惩失职物业”等标语,与保安发生激烈争执。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业主对物业公司长达五年的不满。
据业主反映,自2017年12月该物业公司进驻以来,小区管理每况愈下:楼道垃圾堆积成山,电梯故障频发,消防通道被私家车长期占用,甚至出现外墙脱落砸伤行人的险情。更令人气愤的是,业主多次向物业投诉,得到的却是“爱住不住”的蛮横回应。
小区业主吐槽物业公司
管理缺位致乱象,物管会终成立
当地物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负责人指出,该小区长期未成立业主委员会,导致物业“一家独大”。2022年12月,在街道办指导下,小区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代行业主大会和业委会职责。
物管会成立后立即开展工作:召开业主大会表决解聘原物业,通过公开招标选聘新物业。2023年4月,新物业公司正式进驻,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烂摊子”。
当地物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
百万收益被卷走,新物业垫资救急
新物业盘点发现,小区公共设施损坏严重:3000多个灯泡不亮,800多个灭火器缺失,门禁系统完全瘫痪。更震惊的是,原物业离场时不仅卷走了业主清册、电梯维保记录等关键资料,还带走了约162万元公共收益(包括停车费、广告费等)。
“没有资金,改造根本无法推进。”新物业负责人表示,为尽快恢复小区秩序,公司决定先垫资70多万元更换灯泡、维修电梯。随后,物管会代表全体业主,将原物业起诉至昆山市人民法院。
小区新物业公司发现进场以后什么东西都没有
法庭对账揭真相,百万收益终追回
原物业辩称,162万元中应扣除60多万元工程垫付款和30%管理成本。但法院审查发现,其提供的账目仅有支出金额,无合同、发票等证据。经法官组织现场对账,双方逐项核算绿化围栏、消防设施等费用,最终确认原物业实际垫付成本为43万元。
经协商,原物业同意按43万元计算垫付款,管理成本比例降至15%。2025年1月6日,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原物业返还公共收益100余万元。
物管会代表全体业主,将原物业公司起诉至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
新物业入驻,小区焕然一新
如今,小区实行24小时管家式服务:保安定时搬移乱停电瓶车,停车秩序井然;保洁每日四次巡查,楼道干净整洁;绿化定期修剪,环境焕然一新。业主王女士感慨:“现在回家心情都变好了!”
图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受访
专家支招:业主如何合法维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席志国提醒,业主维权需注意三点:
1. 日常监督:发现物业问题及时反馈,保留书面记录;
2. 合法途径:优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商,或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投诉;
3. 证据意识:对公共收益、维修记录等拍照留存,避免“口说无凭”。
案件来源 |《今日说法》节目《未公开的账目》
记者 | 李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