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岩
9月17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高端防务与安全对话平台,北京香山论坛自2006年创立以来,已从最初的“二轨”国际防务智库间学术交流,逐步升级为“一轨半”防务高官及学者的高层对话,其规模和层级逐年提升,特色与风格也日益鲜明。
本届论坛以“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为主题,设置了4场全体会议、8场平行分组会,以及高端对话和闭门学术研讨会等环节。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与会嘉宾将围绕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大国关系走向、亚太安全协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据国防部发言人蒋斌介绍,截至9月16日,已有来自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方代表团确认参加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其中包括40余位部级和军队总长级以上代表,以及联合国副秘书长、东盟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嘉宾,注册总人数达1800余人,参会人员更具广泛性、代表性和均衡性。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童真向媒体表示,论坛选择在这一时间点以“共护国际秩序,共促和平发展”为主题,旨在倡导国际社会共同守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强调和平发展的人类共同价值,同时探寻行之有效的冲突解决之道,深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论坛启幕当天,首场“香山视界·高端对话”聚焦“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代意义”。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主席哈罗德·拉夫在对话中表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一贡献在今天尤其是被西方国家严重忽视了。
哈罗德·拉夫指出,西方国家主导了战后叙事,导致中国和前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被严重忽略。他特别提到,中国盛大的九三阅兵正是提醒人们,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哈罗德·拉夫看来,对于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和贡献,确实存在认知的赤字。九三阅兵对于强调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人们形成综合客观的历史研究,对二战战场所发生的情况有客观公平的认识。
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呢?
对话会中,中国二战史学会名誉会长胡德坤表示,抗战前十年,中国实际上是在独自抗击日本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入这场战争,中国才结束了孤军奋战的局面。即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国所抗击的仍然是日本的陆军主力。这么长期的作战,中国承受了巨大牺牲和压力,非常了不起。
据胡德坤介绍,正是由于日本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使得前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让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很快到来,并迫使日本放弃了西进策略。他强调:“国际上应该承认中国这个贡献,我们并不否定其他国家,但是中国的贡献不应被淹没、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