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广西百色靖西市新甲乡大进村的大进屯已连续16天被洪水围困。尽管天空放晴数日,但村内百余户居民的房屋仍浸泡在浑浊的洪水中,部分瓦房仅屋顶露出水面,景象触目惊心。

台风三连击致多地内涝
自9月下旬至10月初,百色市接连遭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轮台风袭击。强降雨导致江河水位暴涨,城乡内涝严重。据广西气象局统计,9月23日至10月8日,百色全市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五倍以上,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
大进屯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9月30日起,洪水淹没电线杆变压器,全屯断电,通信信号时断时续,竹筏成为唯一交通工具。10月12日,随着水位上涨,大部分村民转移至屯外,仍有20余人留守。

10月12日,大进屯村民乘竹筏转移(受访者供图)
应急响应升级,救灾物资陆续抵达
10月13日凌晨1时,百色市将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各县(市、区)及有关单位紧急调配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据百色市应急管理局统计,截至10月8日,全市16.8万人受灾,累计转移群众近万人。
在大进屯,村委会主任陆丰介绍,10月14日晚水位虽下降70公分,但仍漫至居民楼一楼窗户上方。村民王燕妮回忆,9月30日洪水突然漫入家中,冰箱、电视等家电瞬间被淹。她与家人不得不将电瓶运至隔壁村充电,维持手机和照明设备供电。
多村庄遭“水浸”,农作物损失惨重
类似场景在百色多地重现。德保县那甲镇多睦村多目屯、靖西市禄峒镇凌准村念者屯、田东县巴立村等村庄均被洪水包围,部分区域内涝最深达20米。靖西市安德镇马拔村虽未出现房屋被淹,但600余户村民种植的玉米、红薯和板蓝根在洪水中浸泡两天两夜。
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部分村庄村民在洪水中抢收甘蔗,并自发搭建临时桥梁解决交通问题。百色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政府正组织人员协助村民返回村中照料未转移的牲畜。

10月12日,大进屯房屋被淹至窗户顶端(受访者供图)
地形制约排水,洪水消退缓慢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高玉琴分析,百色市区四面环山,属典型小盆地地形。上游洪水汇集后,下游河道排泄能力有限,导致“上游来得快,中间装不下,下游走得慢”,洪水滞留时间延长。
百色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解释,受喀斯特地貌影响,部分村庄积水来自地下暗河,使用抽水机难以有效降低水位。地质勘探专家已抵达灾区勘察,但目前仍以自然消退为主。
历史灾情频发,防治体系待完善
这并非广西首次出现村庄长期被淹情况。2024年6月,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区等54个乡镇曾遭洪涝侵袭,6.7万人受灾。与去年相比,今年灾情更严峻,直接原因是台风带来集中强降雨。
高玉琴指出,百色农村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普遍为5至10年一遇,远低于本次降雨强度。此外,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土层浅薄,植被涵养水源能力有限,进一步放大了洪峰流量。
在城区方面,2020年《右江日报》曾报道,百色中心城区因雨水井设计缺陷、排水系统不完善、城市建设破坏自然调蓄系统等原因,“逢大雨必内涝”。
专家建议:构建综合防治体系
广西国仁农村扶贫与发展中心秘书长刘良调研发现,喀斯特地貌村庄若重视排水系统建设,可显著减轻内涝。例如,崇左市天等县进结镇品力村龙元屯通过修建下埋式排洪沟、预留明沟暗渠、设置氧化塘等措施,有效应对了今年台风暴雨袭击。
高玉琴提出“上蓄、中疏、下排、严管”的综合防治体系:
“百色的洪涝治理必须从整个流域出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双管齐下。”高玉琴强调。
灾后重建进行时
目前,百色受灾地区水位正持续下降。靖西市新甲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道路已恢复通行。百色市应急指挥中心称,政府正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并研究长期受灾村庄的整体搬迁方案。
微信编辑 | 小羊
第一财经持续追踪财经热点。若您掌握公司动态、行业趋势、金融事件等有价值的线索,欢迎提供至专用邮箱:bianjibu@yicai.com(注:线索将经核实,隐私严格保密)。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