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王世坚出圈现象:从岛内政客到两岸网红

时间:2025-10-17 22:37:41 来源:屠龙乔治 作者:屠龙乔治

一曲《没出息》,让王世坚这个名字在大陆迅速走红,其热度远超以往。这位在岛内政坛多年打拼的政客,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绿了一辈子,突然就红了”,成为两岸舆论的焦点。

在岛内,政客们在内地拥有高存在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大多局限于严肃的政治讨论与批判语境。而且,内地网友能叫上名字的岛内政客,往往处于岛内政坛权力结构的高位。相比之下,王世坚虽常年担任台北市议员,去年才时隔16年重返“立法院”,在岛内同等级政客中并不突出,很多人别说在大陆,即便在台湾本土也难以被记住。

当下,岛内政坛撕裂,两岸关系紧张,岛内政客的言行极易引发争议,不是被贴上“‘台独’顽固分子”的标签,就是被指责为“亲中卖台”或“绿色威权打手”。而王世坚却是个例外,他既是绿营的忠臣,又被蓝营视为“绿营清流、民进党良心”,还以出圈网红的身份赢得大陆网友的喜爱,这种“红绿蓝通吃”的现象在两岸政坛极为罕见,堪称“统战价值拉满”。


王世坚的走红并非偶然,他本人丰富的素材为其奠定了基础。20年前,他首次担任“立委”时大骂“李敖死了”,随后去找李敖踢馆,结果被李敖打屁股修理,成了众人眼中的“小笨蛋”。相隔八年,他两次与同一女助理在汽车旅馆发生绯闻,被同一家媒体曝光,留下了“问世坚情为何物”的著名段子。他还两次打赌跳海并全部兑现,第一次是08年国民党在台北市立委“八仙过海”(8席全赢),第二次是20年蔡英文连任,在喜欢“干话”的政客中成为“一诺千金、诚信至上”的典范。

王世坚还有“扶龙王”的称号,当台北市议员时,他骂马英九,结果马英九胜选领导人;骂韩国瑜,结果韩国瑜胜选高雄市长;骂柯文哲,结果柯文哲成为白营和小草的天然领袖。他也是“送礼大师”,给时任台北市长的柯文哲送出32件礼物,包括龙袍、魔镜、折叠脚踏车、魔戒 、《 孙子兵法 》、《大青蛙爱吹牛》、柯文哲自己写的书、《角落生物的生活》、稻草人、木马、馒头、倒数第一锦旗、 痒痒挠等,堪称台北市议会的“圣诞老人”。

在与柯文哲的交锋中,王世坚炮火输出、“金句”频出,让柯文哲疲于招架、难以还嘴,甚至气得捶桌,其中就包括《没出息》中经典的“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匆匆忙忙连滚带爬”。作为泛蓝电视台最爱的绿营嘉宾,王世坚前几年多次在《新闻深喉咙》等节目中与一众蓝营名嘴对线,甚至在镜头前一本正经地吃香蕉皮,其娱乐效应尤为突出。


王世坚并非只会哗众取宠。在岛内,这样的公众人物并不少见,随时可能被更擅于博出位的人取代。而且,小丑终究难以在复杂的政治生态中长久立足,更不可能同时获得红绿蓝三方的认可。在大陆愈发严厉的审视下,许多岛内“小丑”式人物纷纷进入“顽固分子”清单,而王世坚却能让大家“讨厌不起来”,甚至成为官媒的网红代表,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纵观王世坚的个人履历,会发现他在岛内政坛的生态位十分独特。他本省人出身,外祖父是“二二八”受难者,父亲曾加入共产党组织、后被捕叛变。他从小反感国民党,但父亲在“感化教育”后得到国民党支持经商,成为富甲一方的营造商。年轻时,他开始支持绿营,是民进党首任党主席江鹏坚的竞选干事。在民进党陷入严重财务危机时,他伸手救援,成为民进党“四大金主”之一,还将家族拥有的华山大楼租给民进党总部使用。

王世坚家庭富裕,财富自由,经商才是他的主业,老家改建的韩国瑜都是他的客户,从政并非他的安身立命之本。因此,“政治进步”不是他的必需,讲话也可畅所欲言,遵循本心。


那么,王世坚的本心是什么呢?首先,他真心认同民进党的理念,坚定认同“台独”且“反中”,据传是“一边一国连线”派系(陈水扁之子陈致中创立)成员。2005年连战访陆,出发那天王世坚就率众在桃园机场抗议,引发流血冲突,遭到刑罚(6个月),以致于十年后都因为处于列管状态而被美国禁止入境。2014年“反服贸”抗议期间,他声援占领“立法院”抗议学生,与黑道出身的统派人物张安乐对峙,放言:“(要进‘立法院’)Over my dead body!”

其次,他真心忠于民进党,希望民进党好,而不是打着“爱DPP爱台湾”的名义搞诈骗、玩政治分赃。因为组织上忠于民进党,无论民进党有哪些不当行为,他在政论节目中虽就事论事批评,但也以维护民进党为出发点,不惜遭到蓝营嘉宾群嘲。同样因为组织上忠于民进党,哪怕对“大罢免”颇有微词,在“7.26”第一阶段投票前三天也终于公开站台,为民进党造势,唯一坚持的就是绝口不提“罢免”二字。

再者,正因为他对理念、对问政、对如何让民进党好是认真的,所以不会为了权力与利益而“干话”,不会为民进党无脑洗地,甚至不惜因就事论事而得罪其他绿营人物和拥趸。

王世坚迄今为止只做过两任累计四年的“立委”,多数时间只是台北市议员,这与他在互联网的存在感、舆论关注度并不匹配。除了公职不高,他在民进党内也长期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直到去年7月底才以“立委”身份成为党内中常委,然而他是作为非赖系代表当选,赖清德对其态度可想而知。

别人把时间用来迎合当权者、钻营上位,王世坚却在“7.26”大罢免失败后在中常会提议将“8.23”第二轮罢免投票撤案,与党内主流对立,与柯建铭隔空对线。这样的“清流”名号,为他在蓝白阵营和大陆舆论场赢得了一丝尊重,却注定他在民进党权力阶梯中难以再进一步。

王世坚很清楚自己在民进党内的定位,他可以“玩票”应对政治,并不表露更多权力野心。他不止一次被传出要竞选台北市长(被视为领导人履历的标配),但他都以“志不在此”而否认,最终从未尝试。

另一方面,在成为政坛“搞笑担当”的同时,王世坚也大大提高了自己在选民眼中的存在感,让属地民众感觉他服务选民、用心问政,汇聚了坚实的选票基础。这也是民进党不能轻易拿王世坚开刀的另一个原因。


对于王世坚来说,相比于治理一方,以议员身份监督问政、揭短批评既更容易轻松,又能频频露脸、汇聚人气。权力含金量虽比不上行政长官,却也无人能小觑,顺便当个出圈网红、经营个人品牌也挺好。

对于民进党来说,既需要王世坚的资金支持,又无法质疑他的“忠诚”,更不能忽视他的选民基础。注重“派系共治”的民进党需要兼顾分肥,装点门面也是为了党的形象。因此,给王世坚小到市议员、大到“立委”的位置既必要、也能分配出来。

议员(无论台北市议员还是“立委”)这种既不在权力中枢,又不远离权力中枢,无法决策但又有点影响力的位置,在民进党和王世坚看来都最为适合。这个位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避免让他直接“干脏事”、招惹对手阵营。

无论是蓝绿白恶斗还是两岸事务,王世坚一无决策权,二无执行力,无需直接冲在得罪蓝白、激怒大陆的第一线,对手的怒火自然不会直接喷到他的头上。他口头上的“台独”论调,不仅无法对两岸关系构成实质性杀伤,而且更可能直接被无视(毕竟咖位不够)。

到最后,能以一曲《没出息》成为彰显台湾政坛“草台班子”的最新素材,更新短视频平台洗耳洗脑神曲,在大陆出圈,反而是两岸和王世坚本人都不会排斥的结果。毕竟绿营的极端群体再魔怔,也不至于因为这首歌把王世坚“抹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