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武汉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决赛中,美国选手高芙以2比0战胜同胞佩古拉,成功卫冕冠军。这场顶级赛事不仅展现了网球运动的激烈对抗,更成为湖北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薛婷 摄)
赛事经济正成为湖北文旅产业的新引擎。据湖北省体育局统计,2025年1-10月,全省举办各类赛事及配套文旅活动超3600场,直接体育消费达10.76亿元,带动旅游、交通、住宿等相关消费近60亿元。体育旅游收入在旅游景区、旅行社收入中占比超过20%,赛事已成为激活文旅消费的关键入口。
2025年湖北已形成多层次、多品类的赛事体系:武汉马拉松、湖北省全国百强县篮球赛、武汉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汉超)、京山网球公开赛、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国际足联女足冠军杯等赛事接连上演。其中,武汉网球公开赛作为WTA1000级顶级赛事,凭借卫冕冠军萨巴伦卡、新科温网冠军斯瓦泰克等11位大满贯单打冠军同场竞技的豪华阵容,创下上座率新高。
作为网球名将李娜、郑钦文的家乡,湖北在网球赛事运营上持续创新。2025武网推出多项服务升级: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全面升级选手更衣室与休息区,首次开放球员训练场供球迷近距离观赛,场外嘉年华区域扩展至6000平方米。赛事还联动武汉天地、龙湖滨江天街等核心商圈打造“第二现场”,将观赛氛围延伸至城市街头。武汉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涛表示:“武网已成为展现武汉城市活力的文化符号,去年吸引近19万观众入场,外地观众占比超四成。”
县域赛事同样亮点纷呈。9月20日,2025京山网球公开赛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选手参赛。这座常住人口不足60万的小城拥有300多片标准化网球场,每万人拥有量达5.6片,居全国县市之首。京山不仅成为WTA125赛首个县级举办地,还通过“网球+”产业模式,培育赛事、培训、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生态,今年上半年产业收入达17.2亿元,同比增长41%。
湖北通过“票根经济”模式,推动赛事与文旅、商业深度融合。观众凭赛事票根可享受餐饮、住宿、景区门票等优惠,形成“观赛—消费—游览”的完整闭环。9月25日开赛的汉超联赛期间,江夏区邀请参赛队伍品尝梁子湖螃蟹,经开区叠加车谷消费券拉动汽车消费,新洲区凭票根免六大景区门票,系列活动直接撬动消费近1亿元。
在恩施,赛事与文化旅游的融合更具地域特色。8月举办的第三届“恩BA”篮球赛设置土家织锦市集,恩施女儿城非遗传承展演基地的非遗队伍走进赛场,用山民歌传递风情。9月13日的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恩施站)中,1200名选手穿行于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赛段,赛场外西兰卡普非遗文创、恩施玉露等特色农产品展销十分吸睛。
湖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水兵表示:“我们大力推行‘跟着赛事去旅行’,通过文体商旅融合发展,以体育流量带来消费增量。”10月6日启动的2025武汉体育金秋消费季发放1000万元体育消费券,覆盖多元运动与消费场景。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票游荆楚”政策实现全省联动,体育消费交易金额达45.74亿元,同比增长7.05%,体育旅游接待游客1571.01万人次,同比增长15.66%。
武汉网球公开赛在服务细节上持续创新:全新升级的即亮LED灯打造夜间赛事灯光秀,针对晚场观众返程难题开通覆盖武汉三镇的定制公交,末班车延时至赛事结束后1小时。这些举措提升了赛事商业价值,今年劳力士、中国人保、中国银行等知名企业主动接洽合作赞助。
汉超联赛在传播破圈和跨域联动上做出特色,搭建长效传播体系,全网曝光量突破1亿次。湖北文旅集团商务会展公司商文旅部部长李婕介绍:“我们参考江苏‘苏超’的全媒体运营思路,赛季刚开始就策划了‘猛龙不过江’的趣味短视频,还在湖南‘湘超’开赛前夕邀请长沙代表队赴汉口赛区开展交流赛,通过跨省联动扩大赛事辐射范围。”
尽管已取得显著成效,湖北文旅商体融合仍需补齐短板。一方面,需培植群众基础,推动赛事从“专业活动”走向“全民参与”。以武网为例,与其他国际网球赛事相比,在男子赛事配套、软硬件配套、群众参与度等方面仍有差距。另一方面,需统筹全省宣传资源,避免赛事宣传“各自为战”。业内人士建议,可依托“票游荆楚”政策,打造“湖北赛事旅游地图”,让赛事宣传与全省文旅推广形成合力。
从长江沿线的龙舟赛、桨板赛,到神农架、武当山、恩施的山地自行车赛、徒步大赛;从武汉都市圈的足球、网球赛事,到县域层面的篮球、滑翔伞赛事,湖北正以赛事为笔,书写“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精彩故事。根据规划,2025年湖北户外运动产业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文体商旅融合的长效版图正逐步成型。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李剑军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