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直接把印度打出了心理阴影。
从此之后,印军只要看到解放军就心发慌,再也没有昔日耀武扬威的神气。
可印度少将V.K·辛格在接受英媒采访时却表示,印军打的一场仗,已经平复了1962年惨败带来的阴霾。
在这场战役之中,印军表现“神勇无比”,三天之内歼灭了三百多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打出了印度人的“威风”。
辛格少将提及的这场战役,便是1967年发生的中印乃堆拉之战。
印军悍然挑衅我军,然后求仁得仁,遭到了我英勇解放军的一通狂揍。
那么为什么,在印度少将辛格口中,乃堆拉一战会变成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呢?
印军真的曾经在三天之内歼灭三百多名我军战士吗?印度举国上下,又真的走出了1962年战败的阴霾了吗?
1.再次挑衅
其实发生在1967年的乃堆拉之战,与其说是一场独立的战役,倒不如说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时隔五年的余波未平。
印度自打1962年惨败以来,一直心怀不忿,想要在战场上赢过我军一场。
对印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印度进行了多次大扩军。
尤其是陆军山地部队,更是扩容到了整整七个全装甲整编师。
印军陈兵中印边界,想再次挑衅的心思藏都藏不住。
中央军委洞悉了印度人的小心思,为了防止印军的偷袭,也加紧了对中印边境驻守部队的训练。
双方进入到了长期的紧张相持阶段。
直到1967年,一场发生在边境地区乃堆拉山口的冲突,彻底引爆战争。
1967年的8月13日,我军部队照常在乃堆拉山口进行工事的检修。
正当我军战士们按部就班地挖掘工地时,对面的印军突然嚷嚷了起来。
印军士兵们坚称我军战士们挖到了印度的领土范围,要求我们立即撤出乃堆拉山口,停止对印度领土主权进行“侵犯”。
本着严谨的原则,我们的战士暂停了工事检修,回去认真比对了中印边境分界线。
而边境地图上清楚标明,我军部队没有越界,对面的印军纯属无理取闹找茬儿。
既然我军进行的工程没有侵犯印度主权,合情合理,战士们也就没有继续理会对面印军的鼓噪,专心执行工事任务。
没想到,我们的体面让印军部队产生了极大误解,以为解放军是怕了“人多势众”的印军。
8月18日,我军部队照常开工的时候,对面的印军悍然越过中印边境线,在乃堆拉山口架设铁丝网阻碍我军开工。
我军战士们虽然愤怒,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没当场动手,而是针对此事请示了上级。
8月20日,在中央的命令之下,我军部队携带满载的武器弹药,对印军架设的铁丝网进行了拆除。
9月7日,胡搅蛮缠的印军再度在乃堆拉山口架设铁丝网阻碍,我军战士们上前交涉,双方爆发了肢体冲突。
这次冲突,导致我军有两名战士被对面刺伤。
驻印边境的全体将士们愤慨不已,立志要为流血的战友复仇雪耻。
2.求仁得仁
1967年9月11日的清晨,印军以“保卫国家领土主权”为借口,悍然派出一支陆军山地步兵旅来到乃堆拉山口,与我军边防部队进行对峙。
紧张地对峙持续了很久,最终还是印军先沉不住气,朝我军投掷数颗手榴弹。
我军一名连长和六名基层战士当场壮烈牺牲,战斗一触即发。
在中央的事先指示之下,我军早就做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短短几天就把寻衅的印军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战斗一共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仅用时七分钟便宣告了结束,第二阶段则比较久,延续了三天有余。
我军在第一阶段的七分钟里,一鼓作气,全歼了印军的先头部队,足足有六十七人。
其余的印军见状,立即丧失了战斗意志,发挥了印军的“传统艺能”,当即撒开两条腿“跑路”。
印军指挥部大感丢脸,很快便重振旗鼓,增援了许多部队前往乃堆拉战场。
印军这次的增援部队,除了步兵方阵,还有数个炮兵营。
而对付炮兵,我军战士们也是早有准备的。解放军炮兵第308团的数百门火炮,正在恭候着敌人。
经过三天的激战,我军在第二阶段的战斗之中,足足歼灭了四百余名敌人。
加上第一战斗阶段击毙的六十多名印军,我军此战总计歼敌五百四十多人。
3.弥天大谎
中印乃堆拉战役从1967年9月11日正式打响,直到9月14日宣告结束,我军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
那么为什么印军辛格少将在回忆这场战役时,会说此战让印度摆脱了1962年战败产生的阴霾?
答案其实很简单,印军方面撒谎了,他们根本没有歼灭那么多的解放军,可还是为了面子死鸭子嘴硬胡乱吹嘘。
根据官方的数据统计,我解放军在中印乃堆拉一战,一共牺牲了三十二名战士,受伤者不到一百人。
无论如何,印军所谓的“三天歼灭三百解放军”,都是站不住脚的。
印度为什么要用虚假的数字,吹嘘自己并不存在的胜利?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印度政府,多年以来奉行的民族主义治国之道了。
为了增强国家凝聚力,政府不断鼓吹“印度民族优越论”。
可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从经济到军事都不如我国,是全球皆知的。
既然事实摆在那里,那印度政府要如何找补呢?自然是靠弄虚作假来愚民了。
正因如此,印度政府会巧舌如簧,把战败说成是“胜利”。
无论是1962年发生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还是1967年的乃堆拉战役,印度方面都生造了一大批印军的“战斗英雄”,供蒙在鼓里的普通民众“瞻仰缅怀”。
辛格少将声称印军当年“三天歼灭三百解放军”,其实不过是和印度前宗主国英国的媒体“打配合”造势。
在国际舆论上抬高本国,打压我国的气势。
而英媒乐意进行这种配合,也能看出英国及“五眼联盟”的各国,对中国迅速崛起的忌惮之情。
不过印度无论在国际舆论场上怎么炒作,都代替不了铁一般的事实。
乃堆拉战役的结局,就是我军大获全胜,印军灰溜溜地撤军了。
之后印军还曾对中印边境地带进行过几次军事骚扰行动,通通都被我解放军的战士们给收拾了。
最丢脸的一次,印军部队不得不举着白旗回到自己的驻地。
印度政府还主动向我国交纳战争赔款,并且公开承认侵略行径。
千禧年之后,印度又开始故态复萌,再度觊觎起了中印边境的领土利益。
印军几次三番对我解放军进行挑衅,占不到便宜便开始撒泼打滚“精神胜利”,甚至闹出过“一百单八将阵亡名单”这种国际大笑话。
对于小丑一样的印度,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