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作者 | 袁宁
编辑 | 丁广胜
10月23日,网易科技独家获悉,阿里旗下夸克团队经过数月秘密研发的“C计划”已正式落地实施。与市场猜测的独立AI聊天产品不同,“C计划”的首个成果是一个深度整合进夸克App的“对话助手”,标志着夸克在AI搜索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关于“C计划”的命名,业内曾有两种猜测:一是“C”代表“Chat”,暗示将打造聊天型AI产品;二是取“Challenge”或“吃豆包”之意,意在对标字节系的豆包(Pac-Man“吃豆人”的隐喻)。然而,从目前的落地形态来看,夸克的野心显然更大——它不做另一个豆包,而是要将“豆包”所代表的对话能力深度融入自身长期深耕的搜索场景,打造“搜索+对话”的新一代AI入口。

01 “C计划”真意:重构搜索,打造个人智能助手
要理解“C计划”的真正意图,需从夸克的产品底层逻辑出发。今年6月,夸克算法负责人蒋冠军在一次内部技术沟通会上透露:“夸克自2018年起的终局目标,就是打造一个‘个人助手’。”在AI技术尚未成熟的阶段,夸克选择了一条“场景击穿”路径,从学习、健康、工作等刚需场景入手,逐步搭建产品能力。
这一路演化,构成了夸克独有的“搜、用、存”产品框架:
因此,从逻辑上看,此次推出的“对话助手”,是夸克“个人助手蓝图”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有了对话这一统一交互形式,夸克的“搜、用、存”能力得以通过大模型自然串联,从一个工具集合,真正升级为面向C端的“智能操作系统”。
02 AI搜索下半场:拼的是“问题解决力”
过去一年,AI大厂纷纷推出“浏览器”产品。22日,OpenAI发布的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更是直接将ChatGPT融入其中。从表面来看,夸克的路径与之相反,但回溯其产品节奏,这种演进也可以被看做是随着AI能力进化的必然选择。

国际数据公司(IDC)今年6月发布的《AI搜索产品评估,2025》报告中指出,中国AI搜索市场正从“技术军备竞赛”进入“场景价值攻坚阶段”。分析师杨雯表示:“2025年的AI搜索竞争,关键在于‘问题解决力’。用户不再关心模型参数,而是看产品是否能在具体场景中给出可落地的答案。”
这意味着,AI搜索的竞争已从“给出一堆链接”进化到“直接给出答案”,甚至“帮你完成任务”。而夸克此前在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深度布局,正是这一路线的早期探索。
据网易科技与多位接近夸克的知情人士沟通,夸克在阿里内部的定位一直是作为阿里to C的战略入口。如今,随着“对话助手”的上线,夸克这一“统一入口”终于补齐,而“对话”这一交互形态,则或许将成为提升夸克作为C端入口粘性与使用频率的催化剂。
从“搜一搜”到“聊一聊”,夸克的交互形态在变。但不变的,是成为用户智能助手的那条主线。未来,当“搜索”与“对话”不再泾渭分明,真正能留下的,可能就是真正能帮你解决问题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