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工信部重磅发声: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四大发展新方向

时间:2025-10-23 12:03:4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在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柳新岩透露重要数据:全球电池出货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占总出货量的比重高达69%。这一数据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针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工信部提出了四点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

一、强化技术创新引领
系统布局新型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一代电池的研发工作,加速新技术的落地转化和产业化进程。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新能源电池技术不断突破,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

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鼓励电池企业在锂资源回收和盐湖提锂技术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不断拓展产品在工程机械、船舶、农机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这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固、高效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三、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大对新能源电池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完善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健全新能源电池标准体系。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鼓励产业链企业组团出海,支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标准互认、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共同发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这一成果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为新能源电池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多家证券机构给出了积极评价。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技术,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随着政策红利释放、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持续迭代,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从实验室研发进展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开源证券则进一步指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将进行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将普遍进行装车试验。此外,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的打开,将为固态电池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