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苹果用户警惕!新型“电商伪装”骗局,手机秒变提款机

时间:2025-11-05 03:07: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我的)苹果ID被盗,1分钟刷走4140元!”——近期,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涌现大量用户发帖,控诉苹果账户被盗刷的遭遇。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受害者组建的群组在数日内成员超200人,单笔损失金额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一位接近中消协的人士透露,近期苹果相关客诉量显著攀升,黑猫投诉平台截至10月29日已收录超3700条相关投诉。

这并非苹果ID首次遭遇大规模盗刷。早在2018年,类似事件就曾集中爆发,当时苹果回应称“少量用户因未开启双重认证遭遇钓鱼诈骗”。然而,如今行骗手段已迭代升级,不法分子不再依赖传统钓鱼链接,而是伪装成电商平台卖家,通过“低价商品”诱导用户主动泄露关键信息,最终绕过苹果的双重防护机制实施盗刷。

盗刷“幽灵”来袭:低价诱惑背后的陷阱

今年国庆假期,冯平(化名)在闲鱼平台看到一条“次卡”低价促销信息,卖家以“需绑定苹果账号激活”为由,要求其提供ID和密码。尽管冯平曾质疑“为何需要密码”,但卖家以“苹果设备均需如此”为由打消其顾虑。随后,卖家又以“完成登录”为由索要两次验证码。冯平未料到,这些操作导致其支付宝被扣款3笔648元,共计1944元,用于购买某平台“会员币”。当他联系卖家时,对方仅承认身份后便挂断电话并失联。

类似案例并非孤例。网友方方(化名)因购买山姆会员卡被盗刷超4500元,其所在的受害者群组数日内人数突破200人,实际受害者或超千人。她认为这是苹果系统“漏洞”所致:“扣款时既未要求输入密码,也未进行人脸识别,全程自动完成且非本人操作。”

记者调查发现,中招用户大多因购买低价商品或服务(如健身卡、剪映会员、QQ音乐会员等),在闲鱼、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与卖家沟通时,被诱导提供苹果ID及密码。行骗者通常以“登录验证”为由索要验证码,随后关闭用户的人脸验证功能并开启免密支付,绕过双重防护实施多笔盗刷。即使未直接绑定银行卡,用户因苹果ID关联支付宝或微信,仍可能被扣款。


盗刷者升级手段:“木马链接”变身“电商伪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尹振涛指出,与2018年相比,当前骗局更具隐蔽性。行骗者依托真实交易场景,以“商家”身份获取信任,降低用户警惕心。其外部挂靠链接形式多样,包括社交链接、商品链接等,进一步增加了识别难度。

为何盗刷问题屡禁不止?尹振涛分析,核心原因在于苹果免密支付的安全设置。许多用户虽未直接绑定银行卡,但通过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微信)间接关联银行账户,形成复杂支付链条。然而,风险集中于前端——苹果支付的安全认证环节存在漏洞。多位受害者表示,苹果未明确提示验证码用途,导致其在不知情下泄露信息。

10月13日至28日,记者多次联系苹果方面未获回应。但以消费者身份致电苹果客服时,对方承认近期盗刷投诉增多,并指出“将苹果ID和密码发给他人是核心原因”。客服强调,苹果账户密码是唯一身份凭证,免密支付功能需基于身份验证通过后生效,但“不明链接常伪装成‘账户验证’页面,诱导用户输入密码并授权,进而窃取权限”。

中消协曾明确,即使开通免密支付,经营者仍需对每次交易尽到提示义务,经消费者确认后方可扣款。尹振涛则指出,国内多数平台对异常登录会强制二次验证甚至临时锁号,而苹果在风险识别和干预机制上显得“水土不服”。“苹果将安全保障交由用户自主选择,在‘体验’与‘安全’间更倾向前者,导致防护之‘盾’不够坚固。”


盗刷损失谁担责?维权困境与责任划分

中消协曾表示,在无法证明用户过错的账号盗刷事件中,经营者及第三方支付公司需承担赔偿责任。但现实维权困难重重,涉及多方平台和企业时,责任划分模糊。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艺认为,若商家通过非法链接导致用户损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则可能涉嫌诈骗或盗窃。但消费者轻信诱导、主动提供关键信息,也未尽合理注意义务,存在一定过失。她建议,苹果仅推荐开启双重认证不足以视为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用户财产安全。

苹果用户如何自保?安全防护指南

苹果客服强调,用户绝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账户密码,苹果工作人员也绝不会索要密码。若发现账户异常,应立即修改密码、重置双重认证,并保存交易记录发起申诉。涉及大额损失或频繁交易时,需同步向警方报案。

记者注意到,苹果官网社区中有大量ID被盗刷的求助帖。客服透露,盗刷资金并非留在苹果账户,骗子通常通过“倒卖权益”获利,例如将盗刷的会员赠送给其他消费者并收取差价。但ID被盗刷也有退款成功案例,关键在于及时提供凭证并发起处理。


平台责任与行业规范:如何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升级的盗刷手段,电商平台需加强风控。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正升级风控模型、加强商品审核,并在客服场景拦截非法信息、主动提示风险。小红书也表示长期打击涉诈行为,用户可举报违规内容,平台将第一时间处置。

杨艺建议,禁止“不开启免密支付就无法使用App内购”等强制行为,明确盗刷后的责任划分与维权路径。尹振涛则呼吁建立统一行业规范,要求在华企业与国内标准接轨,适应本土化需求。他提醒用户:不点击要求填写苹果ID的链接;主动设置限额或关闭非必要免密支付;定期检查账户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冻结账号并报警。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贾玉倩强调,安全保障需技术层面主动拦截风险、强化提示,并建立快速补救机制。若监管部门能统一规则、覆盖漏洞,将为消费者提供更有力保障。

记者|毕媛媛 杜蔚
编辑|魏官红
视觉|帅灵茜
统筹|易启江
排版|魏官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