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车型将提供5、6、7座三种版本,满足不同场景需求。”11月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日举办的2025 AI DAY科技日上,小鹏汽车正式宣布2026年将在广州等地启动3款Robotaxi车型的试运营,标志着其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据何小鹏介绍,小鹏Robotaxi将采用前装量产方案,搭载4颗图灵AI芯片,具备3000TOPS有效算力,面向L4级智驾设计。其核心优势在于双硬件冗余系统——在算力、转向、感知等关键模块均配备两套独立硬件互为备份,且不依赖高精地图即可实现复杂路况应对。这种设计既保障了安全性,也为规模量产奠定了基础。
开放生态:SDK合作模式引领行业变革
“我们不追求全运营模式,而是将Robotaxi视为开放工具箱。”何小鹏强调。小鹏汽车宣布向全球合作伙伴开放SDK接口,首度与高德地图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构建Robotaxi运营生态,高德作为首个全球生态伙伴,将利用其地图服务与流量优势,与小鹏在技术、运营层面深度协同。这种“技术+场景”的合作模式,既降低了小鹏的运营成本,也加速了自动驾驶服务的全球化落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磊 摄
在消费端,小鹏汽车同步推进“共享+私享”双模式战略。何小鹏透露,公司将把L4级自动驾驶软硬件下放至家用车型,推出个人版Robo车型。未来用户既可选择将车辆共享至Robotaxi网络赚取收益,也可保留为家庭专属用车。这种灵活模式通过分摊BOM成本与研发费用,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根据规划,小鹏汽车未来车型将分为三大版本:Max版搭载L4级软件与L2级智驾硬件;Ultra版配备L2级硬件并满足法规要求;Robo版则与Robotaxi同源,拥有双硬件冗余系统与3000TOPS算力。这种分层产品策略,既覆盖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也强化了技术复用效率。
VLA模型开源:赋能多领域智能生态
科技日当天,小鹏汽车发布的第二代VLA模型成为焦点。该模型突破性地取消“语言转译”环节,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生成。在训练层面,其可直接利用海量真实驾驶视频进行无标注学习,并通过物理世界理解推演未来场景,生成长尾案例进行对抗训练,显著提升复杂路况应对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鹏宣布将VLA模型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大众汽车成为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小鹏图灵AI芯片已获大众定点,其他车企与供应商也正就技术授权展开洽谈。这种开放策略不仅加速了技术迭代,也助力小鹏构建起覆盖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的跨领域智能生态。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在科技日展区,小鹏同步展示了“汇天A868”飞行汽车与全新一代IRON机器人。飞行汽车设计续航超500公里,巡航速度达360公里/小时,计划2026年量产;IRON机器人则首发搭载全固态电池与3颗图灵AI芯片,其SDK开放计划将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何小鹏预测,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远超传统汽车领域:“汽车是10万亿美元市场,而机器人可达20万亿美元,飞行汽车的成长速度与市场份额必将超越汽车。”
从Robotaxi的生态开放到VLA模型的全球开源,从飞行汽车的量产规划到机器人的生态共建,小鹏汽车正以技术为杠杆,撬动一个涵盖地面、空中与智能终端的未来出行宇宙。这场由中国品牌主导的智能革命,或将重新定义人类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