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18日讯(编辑 马兰)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宣布与三星及台积电建立芯片供应合作体系,旨在为机器人及自动驾驶业务提供技术保障。然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日公开表达了对现有合作模式的不满,并再次提及自建芯片工厂的可能性。
马斯克指出,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特斯拉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他预计,未来特斯拉每年需要1000亿至2000亿颗AI芯片,而当前供应商台积电和三星的产能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规模。
<据马斯克透露,三星和台积电均表示新建一座芯片工厂需要约五年时间,这与特斯拉期望的一至两年周期存在巨大差距。这种交付延迟让他感到'陷入无尽等待',直接推动了自建工厂的讨论。
建厂计划的技术与产业挑战
目前特斯拉的AI6芯片已确定由三星美国泰勒工厂和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共同生产。马斯克曾评价三星在技术层面略胜一筹,尽管两家代工厂的物理版本存在差异,但不影响特斯拉软件的兼容性。
尽管认可两家供应商的技术实力,马斯克仍对芯片行业的生产节奏提出质疑。他强调,特斯拉需要以自身速度实现规模化生产,否则Optimus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产量将严重受制于芯片供应。建造超大规模晶圆厂成为突破瓶颈的关键方案。
<这一观点引发行业争议。TriOrient研究副总裁Dan Nystedt在社交平台指出,特斯拉面临三大核心障碍:首先是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台积电在中国台湾的十余个晶圆厂项目长期依赖专业施工团队;其次是设备交付延迟,某些关键制造设备存在持续性供应瓶颈;最后是基础材料短缺,基板等原材料的供应链问题尚未解决。
Nystedt进一步分析称,芯片制造业客户普遍理解建厂需要巨额资本投入,大型工厂通常在确保产线满负荷运转的前提下才会获批建设。他认为特斯拉此时提出自建工厂显得'过于草率',建议通过与代工厂签订联合出资协议获取产能优先权,或探索其他合作模式。
据行业数据显示,台积电2023年资本支出达320亿美元,三星电子同期芯片业务投资超过200万亿韩元(约合150亿美元)。这种级别的投入规模,对任何新入局者都构成显著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