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金喆 每经编辑:魏官红
一款创新药物的研发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靶点假说的提出与药物靶点确定、潜力分子优化与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评估,以及最后的临床试验验证。传统药物研发往往需要十余年时间,投入高达10亿至15亿美元,且成功率仅为十分之一。然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崛起,正为这一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被誉为“木头姐”的凯茜·伍德在今年年初指出,从长远来看,医疗保健可能成为AI技术最深刻的应用领域。在医药研发领域,AI制药被视为第三代药物革命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国内AI制药主要聚焦于临床前研究,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加速靶点发现与化合物设计、降低实验失败率、优化资源分配。尽管临床前研究成本占比不高,但AI在这一阶段的效率提升,能够显著缩短后续临床研究的时间,最终降低整体研发成本。
腾讯在AI制药领域的布局始于十年前,当时便投资了“AI制药第一股”晶泰控股,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2020年,腾讯推出AI驱动药物研发平台“云深智药”,进一步深化其在该领域的布局。那么,腾讯AI制药平台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相比同行,其竞争优势如何体现?AI技术对药物研发带来了哪些改变?又面临哪些挑战?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期间,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详细解答了这些问题。
Q:腾讯为何如此重视医药健康领域?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腾讯进入制药领域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如何发挥优势赋能产业?
A:腾讯是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连接”能力。我们能够通过大模型技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直接连接整个生态。正如马化腾所说,AI是几百年不遇的工业革命级机遇。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领域,我们拼的是耐力和定力,这是一场长跑。
目前,腾讯在人工智能加速医疗健康发展方面进行了多项创新:一是加速AI大模型的全栈开发与应用,包括帮助医院和医生构建完整的知识图谱、提供基座能力支持不同医疗体系进行模型二次训练、将大模型能力赋能医院以更便利地使用智能体;二是加速生命科学研发与转化,构建多尺度、多模态技术串联的研究体系,并将AI嵌入新药研发早期阶段,助力药企加速大分子、小分子药物研发,缩短临床前研究时间与资源投入。
Q:您认为AI制药在推动药物研发上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有哪些期待?
A:目前,仍有许多疑难杂症和复杂病例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传统药物研发以实验为驱动,而未来必然是以数据和计算为驱动的模式。具体而言,AI制药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精准地生成新的假设,通过分析组学、蛋白学等文献数据,挖掘人工难以察觉的关联模式;二是有效模拟不同生物系统,生成实验结果,筛选出更多优选方案,避免传统方法一步一验证的高耗时与高成本;三是加速数据分析,通过AI工具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洞见。
Q:在今年的智慧医疗专场活动上,腾讯健康展示了AI制药的核心能力。能否介绍一下腾讯在AI制药领域的定位与战略?医药企业对于AI制药的接受程度如何?
A:腾讯在AI制药领域的定位非常清晰,即通过模型驱动提高研发效率,这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模型开发后的试验验证过程由合作伙伴完成。从业务布局来看,腾讯不会过多参与药企的具体项目,也不会转向全流程临床服务外包。
今年,腾讯生命科学实验室完成了组织架构与业务层面的整合,基于单细胞转录组预训练模型scBERT、T细胞受体结构预测模型tFold-TCR、全球最大单细胞蛋白基础数据库SODB等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构建了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再到系统的全栈研究体系,具备从蛋白质结构到成药性评估的一整套AI能力。
AI不仅能够提速,更能解决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未知远多于已知,而AI的到来让我们更有信心尝试解决这些未知问题。许多药企是我们的客户,他们使用我们的工具进行医药开发。例如,当药企面临某个靶点难以找到合适化合物时,我们会通过AI平台生成不同的大分子或小分子,筛选出几千甚至几万个化合物,再通过推演优先级给出10到30个化合物供验证,最终将符合预期的化合物推入下一环节。这一过程极其复杂,但AI的优势在于,药企以前最快需要三个月才能出结果,而在AI制药平台上模拟,两三天就能完成。
Q:您认为腾讯在医药研发产业链上扮演什么角色?
A:我们有几个角色:一是平台角色,能够从抗体序列开始建模,预测其与抗原的结合能力、亲和力等,筛选出10%的候选抗体,再通过计算相似度选取前10%进行验证;二是推动行业变革的角色,提供基础服务、云安全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学校或科研机构。例如,有客户一开始完全不相信AI,认为经验一定比AI强。于是我们做了一个试验:一个团队用传统方式开发,另一个团队与我们配合用AI开发。最终结果显示,AI团队的效率更快,效果也更准确,这对他们造成了很大冲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客户推动了新药发现,还改变了对方团队的工作方式,这是推动行业变革的重要动作。
Q:据了解,腾讯AI制药平台的抗体虚拟筛选流程比传统ELISA方法降低42.5%的成本,成功率提高3至5倍。这是药企使用AI制药的主要原因吗?
A:对于药企来说,临床试验的成本远高于前期研发,而临床前研究最重要的是速度。专利保护期有限,越快进入临床,后期收益就越大。因此,药企更看重效率而非成本。
Q:创新药企在腾讯健康的发展版图上处于什么位置?
A:创新药对我们来说是战略性投入,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投资了不少公司。对于B端业务,我们致力于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腾讯的定位是以技术为先,在基础科技上研发与创新,将最小模块做到极致,并将这一能力赋予各方,做离产业最近的AI。医疗健康是一个长期投入的领域,腾讯希望通过技术积累、数据基建以及合作伙伴的协同,搭建一个高标准又能普惠大众的医疗服务体系。